2013-07-08 00:47:50
徐洪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
下半年貨幣政策進一步回歸穩健是大概率事件,上半年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難以延續,央行貨幣政策重點將轉向“盤活存量”。具體做法表現為:敦促金融機構去杠桿化,合理配置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結構和期限結構;鼓勵金融創新,推動資產證券化,盤活長期資產以增強流動性,這對證券公司、證券市場和商業銀行都很有利,并能起到降低金融機構風險的作用。
管清友(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
產能過剩既有市場因素,也有非市場因素。非市場因素表現為:一些國企的非市場化行為導致無法去產能;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績等考慮,行政干預屬地企業兼并重組;以往產能過剩大多是通過增量吸收解決的,即在下一輪經濟增長中消化產能甚至繼續擴大產能。
陳國強(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
一旦銀行的表外業務、影子銀行業務受到嚴格監管,房企“不差錢”的狀況或將逆轉,屆時開發商會更加重視維持現金流,謹慎拿地。這也意味著,下半年“地王”的數量將有所減少,房價漲幅將會趨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