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房產

每經網首頁 > 房產 > 正文

年內到期信托達22.3億 中華企業為“錢”所困

2013-07-02 00:49:59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顧晟昱 發自上海    

每經實習記者 顧晟昱 發自上海

“錢荒”來襲,房地產行業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大量依靠信托融資的開發商亦受牽連,中華企業(600675,SH)便是其中的代表。相關資料顯示,中華企業在2012年末的凈資產負債率高達158.34%,公司共持有15只信托基金,而2013年年內到期的信托高達22.3億元。

“錢荒”之下,融資渠道必定收緊,中華企業該如何解決資金問題?業內人士認為,中華企業可通過加快項目銷售來回籠資金。

不過,一旦項目銷售不利,公司或通過集中降價、甚至出售持有的寫字樓、土地等方式來快速獲取資金。公司自有在建項目還需投入63億元,盡管去年項目銷售情況有所好轉,但回籠的資金仍無法覆蓋新建項目的投資需求。

信托融資占比連續增長

今年5月25日,中華企業曾發布《2009年公司債券跟蹤評級報告》(以下簡稱評級報告)。報告指出,隨著傳統的銀行借款渠道有所收緊,近年來中華企業對信托產品的依賴程度有所增加。2010年末、2011年末和2012年末信托產品數量分別為5只、13只和15只,其中2012年末信托產品的期限主要集中在1~2年,收益率為10.5%~13.75%不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華企業所發行的的信托中單一信托不少。記者查閱中華企業2012年報,發現在其關聯擔保和重大承諾事項中,均羅列出中華企業及旗下子公司發行過的部分單一信托,初略統計至少在20億元以上。比如與平安信托設立單一信托籌資11億元,以及通過旗下子公司與建信信托設立單一信托融資4億元等。

有媒體援引業內人士觀點指出,“錢荒”對于單一信托的影響較大。在單一資金信托計劃中,銀行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資金的提供者,信托計劃僅僅是個資金過橋的“通道”。

不過,北京睿信致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薛迥文認為,目前看來,中華企業還不會面臨信托基金提前兌付的問題。但是在當下,公司要想通過發行信托方式進行再融資會很困難。

在評級報告中還指出,從近三年各類融資金額占比來看,2010年末、2011年末和2012年末中華企業負債結構中銀行借款占比分別為46.13%、44.93%和30.92%,同期信托融資占比則分 別 為20.63%、23.62%和27.02%。信托規模的持續增長使得中華企業財務杠桿過高,財務壓力不斷增加。截至2012年末,中華企業的凈資產負債率高達158.34%,而萬科僅為29.58%,即便是較高的保利也只有89.17%。

除了較高的凈資產負債率,中華企業還要面臨2013年內到期的高達22.3億元的信托。評級報告同時指出,中華企業自有在建項目還需投入63億元,盡管去年項目銷售情況有所好轉,但回籠的資金仍無法覆蓋新建項目的投資需求。

加快銷售或成救命稻草

在當下發行信托難度較大的情況下,中華企業該如何解決資金難題?針對這個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中華企業發去傳真,但截至發稿時并未得到回復。

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指出,中華企業一方面可通過銀行借貸,另一方面可通過加快旗下項目銷售來回籠資金。

評級報告中指出,截至去年底,中華企業擁有的銀行授信總額為73.25億元,尚未使用的授信余額為21.35億元。公司6月2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房地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以委托貸款形式,通過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向上海市住房置業擔保有限公司借款2億元,年利率為10%,期限1年。

即便如此,與其目前所需要的資金量相比,這2億元無疑是杯水車薪。報告中指出,在房地產調控未見放松的環境下,短期內中華企業可動用的杠桿空間有限,在建項目的投資支出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項目銷售資金的回籠。

中原地產上海研究總監宋會雍認為,中華企業目前尚無海外融資渠道,如果未來遇到資金問題,可能會降價跑量,甚至可能出售旗下寫字樓、土地等資產來快速回籠資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