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2008金融危機之“危”:貨幣超發和債務問題陷循環怪圈

2013-06-28 01:19:06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文:華強

危機之后,各國的印鈔機仿佛成為應對危機的利器。

在某種程度上,這一政策對全球經濟復蘇尤其是美國經濟復蘇的確實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這種未經檢驗的“藥方”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尤其是當財政政策使央行緩慢退出貨幣刺激的愿望變得愈發難以實現的時候。

超發貨幣成為常態

超發貨幣的理論鼻祖,是凱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現代西方經濟學最有影響的學者之一。其代表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最為核心的經濟理論,就是主張國家采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財政赤字,刺激經濟,維持繁榮。

此前應對危機,人們所追捧的,都是凱恩斯主義所信奉的,無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要求靠政府直接擴大投資,擴大貨幣供給,以走出危機。

金融危機本身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未來如何突破超發貨幣的重圍?當超發貨幣成為常態時,最終誰來買單?

在過去的近20年間,全球爆發過多起嚴重的金融危機:如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的俄羅斯金融危機,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機和2000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機等。政府應對舉措,則如出一轍:那就是印鈔,通過本幣貶值渡過難關。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美聯儲擔心,若沒有足夠的貨幣政策寬松措施,經濟增長動能可能不足以讓勞動市場狀況持續改善。美國本輪的救市計劃事實上是想通過斬斷金融崩潰中的關鍵鏈條來達到阻止危機進一步蔓延。這種救市方案已經超越了通常的總需求調控政策。從2007年9月開始到現在,美聯儲已經將利率從5.25%降到了0.25%。

債務危機中難以自拔

不僅是美國,為了應對危機,世界多個經濟體也在競相印鈔。

把凱恩斯主義當作應對危機的法寶,是本輪金融危機最大的風險。目前美國整體債務規模已經超過其GDP的近兩倍,如此龐大的債務負擔,還面臨“財政懸崖”,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表示,對“財政懸崖”非常擔心,認為這已經影響到經濟。但美國的“財政懸崖”現在大概是1.2萬億美元,QE4每個月才850億美元,根本解決不了財政懸崖的問題。

與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一樣,這次危機也遇到了“流動性陷阱”:利率幾乎降至零,經濟仍然低迷不振。雖然當前危機的具體原因不同于上世紀30年代,但新凱恩斯主義的標準治療方案是相同的,那就是擴大政府開支和充實銀行實力。中央銀行雖然可以利用多發鈔票、降低利率的方法治療通常的衰退,但面對“流動性陷阱”,此招危險極大。

危機之后的世界各國,把“國家干預經濟”視為解決危機的最有效之道,但大規模超常規的對經濟實施干預,導致欠下巨量主權債務。歐洲各國已經陷入主權債務危機不能自拔,其他各國亦然。

過度刺激下的繁榮之后必定是蕭條。宏觀經濟學者胡釋之對此有一個比方,我們當然都希望自己身體強壯,但如果是通過外在的力量,打激素、吃興奮劑、吃偉哥什么的,最后一定會生病,身體功能一定會衰敗。

話糙理不糙。人有生理規律,經濟其實也是這樣。凱恩斯主義,無論在學術理論界享有多么崇高的地位,在應對經濟危機時,還是悠著點用為好。

作者為北京中心金融行業廣告總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