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8 01:15:05
文:吳文坤
2013年5月6日,“五一”小長假剛剛結束幾天,《每日經濟新聞》一如既往地最先進入工作狀態,對所謂的“明星產品”展開了深入調查。
這是一篇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大作,對一個公司的“發家史”進行了一次大起底。這組報道帶有典型的“每經式”公司研究調查報道風格,更是攻克了之前許多媒體嘗試攻克的“堡壘”。
這家“明星企業”就是好視力,消費者舉報它通過虛假宣傳、夸大功效來“暴利吸金”。
對于耳熟能詳的品牌,特別是通過正規媒體發布的廣告宣傳,我們總是給予更多的信任。但是,一再被曝光的造假事件,也讓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性。好視力眼貼,一個充滿明星光環的品牌,但經本報記者的調查,發現了諸多問題。
事件回放:全面起底好視力
“早貼早清晰”——當這樣一則廣告以“狂轟濫炸”般的勢頭,在廣播電臺輪番播出,甚至數年來頻頻出現在國家射擊隊、跳水賽事的品牌合作名錄中時,好視力眼貼已經被“明星產品”的光環完全籠罩,被描繪成無所不能的眼科“神器”。
然而,這樣一款看似如日中天,頭頂光環的明星產品,近期卻傳出了被質疑虛假宣傳的聲音。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獨家獲取的一份權威檢測報告直指好視力眼貼夸大產品成分。
記者多路出擊,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深入調查,采訪對象涉及到國家及地方政府部門、檢測機構、藥店、電商、好視力官方及相關工廠、好視力專賣店等等。
5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通過包括頭版在內三個整版,全面揭開了好視力深藏多年的產品成分及功效之謎。
好視力宣稱可快速緩解眼睛疲勞,對青光眼、白內障等多種眼疾有效,但被業內專家直指沒有實質功效!
好視力宣稱所含成分中“增加了十多種草本植物”,但檢測成分至少縮水一半!
好視力宣傳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但實際上是以不實證據獲得的一個司法認證!所謂的“中國中醫科學院醫藥保健品研制中心科技產業基地”,花30萬元就可以買到!
就是這樣在產品上成分夸大、身份造假、文號混用,通過赤裸裸的廣告狂轟濫炸、多渠道的體育營銷,好視力達到其“暴利吸金”的最終目的——眼貼生產成本僅0.3元/貼,只相當于其零售價的十分之一!
事件影響:好視力在多地被查處
報道刊發當日,好視力方面發來聲明,欲蓋彌彰的舉動更堅定了本報繼續往下深挖的決心。
今年5月7日,《好視力避談成分功效高新認定仍存疑》、《好視力 “馳名商標”溯源:一場500元的官司》兩篇報道刊發,將好視力的“自圓其說”擊了個粉碎。隨后,政府相關部門的出手,更是讓好視力進一步褪去光環。
由于此前遭到多次舉報,好視力眼貼已于今年4月被河南省食藥監局撤銷了醫療器械批準字號。海南省對于好視力眼貼的下架禁令“一如既往”。廣東省工商局更是將好視力眼貼列入“廣告嚴重違法”名錄。越來越多地區的監管部門也將好視力眼貼納入重點檢查對象。
此外,國家食藥監局已于今年3月啟動了對貼敷類醫療器械的專項檢查。在本報將好視力的弄虛作假“大起底”后,國家食藥監局醫療器械司相關負責人進一步明確表示,好視力護眼貼作為二類醫療器械,將列入此次專項檢查。
好視力事件的背后,折射的是保健品市場長期以來的混亂生態。當前各方面信息顯示國家相關部門將加大該領域的規劃力度,本報的好視力報道無疑是一個引子。
調查心得
透過現象找“命門”
在匯集眾多人體神經的眼部,各種頑疾的出現真的能“一貼就靈”?好視力眼貼廣告“狂轟濫炸”數年,媒體對其功效夸大、虛假宣傳的質疑聲一直未曾斷過。但好視力眼貼的形象依然“屹立不倒”,在品牌推廣上甚至有擴大之勢,衍生產品線更加豐富———從外敷開始拓展到內服。
為何會這樣?在我們看來,一是好視力這家公司“善于鉆研”,不斷鉆政策上的漏洞、打各式各樣的擦邊球;二是媒體之前的報道無一例外地指向其產品夸大療效,有虛假宣傳之嫌,顯然,好視力對這種情況的應對早已得心應手,所以,此前媒體的質疑均難言力度。
這組報道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堅持一貫的特色———“徹底深挖”,虛假宣傳只是冰山一角,好視力弄虛作假背后的利益鏈條才是其“命門”所在。
作者為北京公司新聞部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