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6-24 23:20:28
每經記者 吳豐恒 發自北京
近日,中國經濟實驗研究院發布了2013年中國35城市生活質量報告。相較去年,社會經濟數據指數北京繼續保持領先,重慶滑落兩位墊底。
中國經濟實驗研究院是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2010年合作成立的研究機構。繼2011年和2012年發布中國城市生活質量指數之后,今年3~5月,中國經濟實驗研究院城市生活質量中心對35個主要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城市生活質量進行了調查。
中國城市生活質量體系(CCLQI)由主觀滿意度指數(主觀指數)、社會經濟數據指數(客觀指數)兩部分組成。
主觀滿意度調查主要采取電話調查方法,中國經濟實驗研究院的調查問卷涵蓋8個主觀問題,研究人員共隨機撥打了298590個電話,其中包括257150個固定電話用戶,41440個手機用戶,共產生有效隨機樣本12759個。
社會經濟數據指數覆蓋了20個社會經濟客觀指標,包括消費率(消費/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儲蓄+人均住房財富)、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增長、人均財富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房屋銷售價格指數、通貨膨脹率、教育提供指數、社保覆蓋率、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失業保險覆蓋率等,基本反映了我國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
據中國經濟實驗研究院院長張連成介紹,社會經濟指數上述指標均為權威部門公開發布的社會經濟數據,社會經濟數據指數為通過上述20指標計算得出。
研究報告指出,2013年全國35個城市社會經濟數據指數平均值為57.75,高于2012年54.56。其中北京得分69.8,排名第一。重慶得分47.83,排名第35位。2012年,北京、重慶分別得分68.72、49.4,分別排名第一、第33位。
居民對城市生活質量的主觀滿意度指數排名中,北京排名第24位,重慶排名19位。
社會經濟數據指數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廣州、南京、西安、深圳,排名后五位的城市分別是海口、鄭州、南寧、西寧、重慶。上海排名第八位。東部地區社會經濟數據整體上要高于中西部地區。
雖然北京在社會經濟數據指數的綜合排名第一,不過對于生活成本分指數,北京排名第34位,位列倒數第二,影響生活成本的主要有房價、通貨膨脹及房價與收入的比值這三個指標。
如滿意度指數高于50分,表示城市居民對生活表示“滿意”,如得分低于50分,表示居民“不滿意”,如低于25分則表示“很不滿意”。在生活成本的滿意度指數中,北京僅為為26.13,接近“很不滿意”。
在社會經濟數據指數排名中,重慶墊底主要受生活水平分指數影響。綜合消費率、人均財富、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增長、人均財富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六個指標,該市生活水平指數為40,列第35位。不過據中國經濟實驗研究院調查,重慶居民對生活水平滿意度為52.11,在全部35座城市中排第24位。
在中國城市生活質量體系(CCLQI)新聞發布會上,張連成表示,“與2012年的調查結果相比,城市生活質量客觀指數有所提高,主觀滿意度指數基本持平。客觀指數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中央民生工程的繼續深入實施。但是高企的生活成本、普遍存在的房價上漲預期、居民對食品安全、社會治安和空氣質量的擔憂,構成了極為嚴峻的挑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