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經濟增長點變遷軌跡:從南到北,從東到西

2013-06-05 01:31:3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杜冉樂 發自北京、成都    

每經記者 胡健 杜冉樂 發自北京、成都

明天 (6月6日),2013成都財富全球論壇就將啟幕。

這雖不是財富全球論壇第一次光顧中國,但卻是首次抵達西部、青睞成都。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所長、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王志樂,在北京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后即將奔赴成都,他在1999年和2005年分別參加過在上海和北京舉辦的財富全球論壇。

作為論壇在中國足跡變遷的親歷者,王志樂頗有感慨,他說:“上海那次,中國企業很少發聲,我們學者好像成為中方主要發言人了。到北京那次,中國已出現一批不錯的大企業,發言也很多,而我們現在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數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二。期待成都這次論壇,我們中國企業能夠站在世界舞臺上發出更多自己的聲音。”

論壇見證中國發展軌跡/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您是財富全球論壇在中國的親歷者,您有什么感觸?

王志樂:首先,財富全球論壇帶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大公司聚在一起討論。通過這幾次參加論壇的經驗,我覺得可以看出全球經濟發展的態勢。

其次,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地位的轉變。1999年,中國公司在世界500強中的影響力還很小,到2005年北京論壇時,中國經濟已經在世界上可以排到四五位了,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財富全球論壇也見證了中國的成長,對中國的關注重點也從長三角轉移至環渤海,現在又到了西部,能看出中國經濟的軌跡,從南到北,從東到西。

最后,論壇見證了中國企業的成長。1999年上海財富全球論壇時,中國也有200多家企業參會,就幾家中國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聲音很小,發言不多。到了2005年,大概有十幾家企業,2012年中國有79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行列,連續第九年增加,并超過日本,僅次于美國。在今年我們估計僅內地就有超過70家企業進入。

NBD:在你看來,中國為什么會成為財富全球論壇舉辦次數最多的國家?

王志樂:中國從上個世紀末就開始成為全球經濟的增長熱點,現在的發展是不可想象。中國加入WTO之后,環渤海又成為新的增長點,現在已經轉移至成都。當我了解到成都工廠去年生產了4000萬臺iPad,占全球70%時,也覺得不可思議。

從財富全球論壇在中國的幾次落地也能看出中國經濟增長點的變化,中國實際的發展也證實了財富全球論壇對經濟熱點發掘的眼光沒有錯,中國經濟的確是增長最快的地方。

NBD:論壇的關注度為什么如此之大?

王志樂:財富全球論壇有一個排行榜,引人關注,《財富》雜志每年都會公布世界500強榜單,每年總有7%~8%的企業被淘汰,門檻越來越高。盡管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世界500強公司財富也有所縮水,但是最近已經連續3年增長,從世界500強榜單的變遷可以看出世界經濟的變化和產業結構的變化。

這些世界500強公司又和各地的經濟有密切聯系,它關注到哪里,有可能這個地方的經濟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

跨國公司助推中國騰飛/

NBD:從1999年的上海到現在的成都,跨國公司對中國發展的意義產生了哪些演變?

王志樂:從1992年中國擴大開放以來,跨國公司對于我國宏觀經濟、產業經濟以及微觀經濟都帶來深遠影響。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后,又引進了更多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三個作用,跨國公司首先是中國經濟的發動機,通過轉讓技術、輸出管理和直接投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第二個作用是成為我國經濟管理體制和市場經營機制轉型的催化劑。作為富有活力的市場主體,外商投資企業有效地促進了市場競爭和市場體系的完善。跨國公司帶來的先進理念和國際規則,有力地推動了我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和市場經營機制的建立。

第三,跨國公司通過投資與貿易使中國以和平方式獲取經濟發展所需全球資源,有利于中國通過市場交換的方式吸納大量國際資源,有利于中國的和平崛起。

NBD:您曾提到過全球公司這一概念,它與跨國公司有怎樣的異同?

王志樂:上個世紀以來,跨國公司正向全球公司轉型。簡單地說,跨國公司是在兩個或以上國家建立分支機構,由母公司統籌和控制的經濟實體,全球公司則是跨國公司全球化發展的新階段。全球公司跟跨國公司的不同體現在全球公司有全球發展戰略、全球管理結構,還有承擔全球責任的理念文化。

聯合國每年會公布跨國公司的跨國指數,2011年世界最大的100家公司,有82家公司超過50%的銷售收入、資產、雇員來自海外,我把這樣的公司定義為“全球公司”。它們實際上也出現了全球的管理和治理,承擔全球的責任,正因為跨國公司轉型為全球公司,它們在中國的作用發生變化,融入了中國經濟發展。

成都全球化再上新臺階/

NBD:您怎么看待這次財富全球論壇選擇成都作為舉辦地?

王志樂:成都是西部經濟的中心,成都、重慶和西安被稱為西三角,成都有足夠的經濟容量,成都的勞動力性價比很高,也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成都有很發達的教育體系,勞動力文化水平也很高。成都政府營造經商氛圍也值得稱道。

成都這座城市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包容性比較強,這座城市的氣質能感受到對外來事物的包容,這種氣質就特別適宜全球化經濟發展模式,它是去融入全球化,而不是抵制全球化。

成都市在發展經濟和產業時,對外企、國企和民企平等對待,而不是只支持一類企業,三類企業都是政府支持的對象,客觀上有利于全球產業的發展。

NBD:就成都本身的地理位置和經濟前景,財富全球論壇會給成都帶來什么?

王志樂:從前兩次參加財富全球論壇的經驗看,論壇會強化世界知名企業對成都的認識,而中國本土的一大批公司也能夠與世界500強進行交流,推動成都更加開放地認識世界,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這次論壇主題是“中國的新未來”,我認為開放是成都發展的強大動力。

NBD:您曾說,這次會議有可能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轉折點,這該如何理解?

王志樂:通過3次在中國舉辦的財富全球論壇,我們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在世界舞臺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日本。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中國企業在成都財富全球論壇上對外投資的力度也會加大,通過和世界知名企業的對話,我們也能看到和它們的差距。

全球化程度高的企業意味著在全球的市場上,利用全球的資源,掙全球的錢;全球化低則是在中國的市場上,用中國的資源掙中國的錢,這意味著你的可持續性不如別人。在中國企業已經具備強大實力時,我認為這次論壇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使得中國企業進一步增強自信,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胡健杜冉樂發自北京、成都 明天(6月6日),2013成都財富全球論壇就將啟幕。 這雖不是財富全球論壇第一次光顧中國,但卻是首次抵達西部、青睞成都。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所長、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王志樂,在北京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后即將奔赴成都,他在1999年和2005年分別參加過在上海和北京舉辦的財富全球論壇。 作為論壇在中國足跡變遷的親歷者,王志樂頗有感慨,他說:“上海那次,中國企業很少發聲,我們學者好像成為中方主要發言人了。到北京那次,中國已出現一批不錯的大企業,發言也很多,而我們現在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數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二。期待成都這次論壇,我們中國企業能夠站在世界舞臺上發出更多自己的聲音。” 論壇見證中國發展軌跡/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您是財富全球論壇在中國的親歷者,您有什么感觸? 王志樂:首先,財富全球論壇帶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大公司聚在一起討論。通過這幾次參加論壇的經驗,我覺得可以看出全球經濟發展的態勢。 其次,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地位的轉變。1999年,中國公司在世界500強中的影響力還很小,到2005年北京論壇時,中國經濟已經在世界上可以排到四五位了,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財富全球論壇也見證了中國的成長,對中國的關注重點也從長三角轉移至環渤海,現在又到了西部,能看出中國經濟的軌跡,從南到北,從東到西。 最后,論壇見證了中國企業的成長。1999年上海財富全球論壇時,中國也有200多家企業參會,就幾家中國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聲音很小,發言不多。到了2005年,大概有十幾家企業,2012年中國有79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行列,連續第九年增加,并超過日本,僅次于美國。在今年我們估計僅內地就有超過70家企業進入。 NBD:在你看來,中國為什么會成為財富全球論壇舉辦次數最多的國家? 王志樂:中國從上個世紀末就開始成為全球經濟的增長熱點,現在的發展是不可想象。中國加入WTO之后,環渤海又成為新的增長點,現在已經轉移至成都。當我了解到成都工廠去年生產了4000萬臺iPad,占全球70%時,也覺得不可思議。 從財富全球論壇在中國的幾次落地也能看出中國經濟增長點的變化,中國實際的發展也證實了財富全球論壇對經濟熱點發掘的眼光沒有錯,中國經濟的確是增長最快的地方。 NBD:論壇的關注度為什么如此之大? 王志樂:財富全球論壇有一個排行榜,引人關注,《財富》雜志每年都會公布世界500強榜單,每年總有7%~8%的企業被淘汰,門檻越來越高。盡管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世界500強公司財富也有所縮水,但是最近已經連續3年增長,從世界500強榜單的變遷可以看出世界經濟的變化和產業結構的變化。 這些世界500強公司又和各地的經濟有密切聯系,它關注到哪里,有可能這個地方的經濟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 跨國公司助推中國騰飛/ NBD:從1999年的上海到現在的成都,跨國公司對中國發展的意義產生了哪些演變? 王志樂:從1992年中國擴大開放以來,跨國公司對于我國宏觀經濟、產業經濟以及微觀經濟都帶來深遠影響。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后,又引進了更多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三個作用,跨國公司首先是中國經濟的發動機,通過轉讓技術、輸出管理和直接投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第二個作用是成為我國經濟管理體制和市場經營機制轉型的催化劑。作為富有活力的市場主體,外商投資企業有效地促進了市場競爭和市場體系的完善。跨國公司帶來的先進理念和國際規則,有力地推動了我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和市場經營機制的建立。 第三,跨國公司通過投資與貿易使中國以和平方式獲取經濟發展所需全球資源,有利于中國通過市場交換的方式吸納大量國際資源,有利于中國的和平崛起。 NBD:您曾提到過全球公司這一概念,它與跨國公司有怎樣的異同? 王志樂:上個世紀以來,跨國公司正向全球公司轉型。簡單地說,跨國公司是在兩個或以上國家建立分支機構,由母公司統籌和控制的經濟實體,全球公司則是跨國公司全球化發展的新階段。全球公司跟跨國公司的不同體現在全球公司有全球發展戰略、全球管理結構,還有承擔全球責任的理念文化。 聯合國每年會公布跨國公司的跨國指數,2011年世界最大的100家公司,有82家公司超過50%的銷售收入、資產、雇員來自海外,我把這樣的公司定義為“全球公司”。它們實際上也出現了全球的管理和治理,承擔全球的責任,正因為跨國公司轉型為全球公司,它們在中國的作用發生變化,融入了中國經濟發展。 成都全球化再上新臺階/ NBD:您怎么看待這次財富全球論壇選擇成都作為舉辦地? 王志樂:成都是西部經濟的中心,成都、重慶和西安被稱為西三角,成都有足夠的經濟容量,成都的勞動力性價比很高,也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成都有很發達的教育體系,勞動力文化水平也很高。成都政府營造經商氛圍也值得稱道。 成都這座城市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包容性比較強,這座城市的氣質能感受到對外來事物的包容,這種氣質就特別適宜全球化經濟發展模式,它是去融入全球化,而不是抵制全球化。 成都市在發展經濟和產業時,對外企、國企和民企平等對待,而不是只支持一類企業,三類企業都是政府支持的對象,客觀上有利于全球產業的發展。 NBD:就成都本身的地理位置和經濟前景,財富全球論壇會給成都帶來什么? 王志樂:從前兩次參加財富全球論壇的經驗看,論壇會強化世界知名企業對成都的認識,而中國本土的一大批公司也能夠與世界500強進行交流,推動成都更加開放地認識世界,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這次論壇主題是“中國的新未來”,我認為開放是成都發展的強大動力。 NBD:您曾說,這次會議有可能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轉折點,這該如何理解? 王志樂:通過3次在中國舉辦的財富全球論壇,我們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在世界舞臺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日本。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中國企業在成都財富全球論壇上對外投資的力度也會加大,通過和世界知名企業的對話,我們也能看到和它們的差距。 全球化程度高的企業意味著在全球的市場上,利用全球的資源,掙全球的錢;全球化低則是在中國的市場上,用中國的資源掙中國的錢,這意味著你的可持續性不如別人。在中國企業已經具備強大實力時,我認為這次論壇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使得中國企業進一步增強自信,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