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3-05-31 09:01:31
市場呈現三大背離
主持人:盡管外圍股市最近跌幅驚人,但是A股卻依然堅挺。繼周三的震蕩整理后,昨日上證指數再收十字星,最終報收2317.75點,形態上又現五連陽。那么,當前市場呈現哪些特征,同時又是哪些因素導致近期A股表現如此堅挺?
廣州萬隆:最近股指連續兩天沖高回落,熱點有所收縮。不過與盤面轉弱的表現不同,資金流、開戶數、場外熱情等三組數據呈現出與大盤高強度的背離特征,揭示后市反彈的基礎依舊較為“堅實”。首先,截至上周末,股市交易結算資金余額為6291億元,比前一周增加200億元;日均余額為6331億元,比前一周上升3.7%,創近9周新高。此外,銀證轉賬凈流入92億元,是連續第四周凈流入,也是自去年4月份以來的最高紀錄。可以看出,5月份以來場外資金在持續流入。其次,中登公司28日數據顯示,上周新增股票賬戶數為110367戶,突破11萬戶大關,創下自今年4月份以來的新高。此外,A股股票賬戶數也突破1.7億戶的大關。表明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逐步恢復。第三,證金公司開啟第二輪增資,有望增援股市1725億元。這有助于本已創年內新高的融資買入局面繼續井噴,延續A股熱點效應的維系。在此三大背離現象下,股指雖略有回落,但整體維持上漲放量、回調縮量的特征,是一大積極現象。
尤其重要的是,下半年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七大改革預期,將是未來行情繼續走強的重要信心依托。即使近期市場擔憂IPO重啟,但相信在中央改革的頂層設計藍圖下,監管層將對IPO發行出臺相應的配套改革措施,以對沖其不利影響,因此投資者無需過分擔憂后期走勢。
科德投資:最近,外圍市場因為日本股市以及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而顯得狼狽不堪。昨日日本市場開盤后再次大跌,但是A股市場全天的表現仍然比較平穩,全天券商股甚至出現反彈。說明市場的趨勢已經得到明顯好轉。當外圍市場已經連創新高后,上證指數不足12倍的動態市盈率已經具備非常好的投資價值。趨勢的轉變以及本身的估值優勢也讓A股有望走出獨立行情。
調整或淺嘗即止
主持人:昨日滬深兩市均維持窄幅震蕩走勢,盤面波瀾不驚,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再度小幅萎縮,最終滬指繼周三之后再度收得紅色十字星。請問,今天是5月份的收官之日,后市將會如何演繹?
華訊投資:國內資本市場進入難得穩定期,雖然未能出現整體性井噴,但從高層講話重點來看,仍然是支持搞活微觀、扶持結構調整的政策,這是刺激市場出現結構牛市的政策基礎。純技術角度來看,滬指收出第二輪五連陽走勢,令日線組合趨于強勢,MACD日線指標保持溫和攀升態勢,預計突破2350點區域之后將逐漸加速上行。不過,短期內20周均線附近可能還會震蕩兩到三天,但這不會影響多頭確立的優勢。
廣州萬隆:道氏理論技術分析指出,判斷股市的牛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條件,即各個重要指數之間必須相互印證,即牛市的確認需各指數大體同步創造階段新高。而目前來看,雖然中小板、創業板、深綜指等指數均創出了階段新高,但代表大盤股的滬指仍在低位徘徊,據2月初2444高點仍有5%左右的空間;此外深成指也未突破前期高點。因此目前說市場已經進入“牛市”,還差技術上的最終確認。只有滬指及深成指也最后放量突破2月初的高點,才能完整確認市場進入牛市,但從當前全球股指走牛的背景下,A股依然強勢的表現來看,大盤向上突破或已不遙遠。
深圳智多盈:昨日的市場表現或預示著大盤藍籌股的調整可能比預期中時間要久一點,而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雖然小幅上漲,但是成交量卻是明顯萎縮的,上漲出現乏力,不排除后市有再度大幅殺跌的可能,投資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切不可再盲去追高。技術上看,大盤連續兩天高位震蕩,說明前期高點附近壓力較大。但從階段性趨勢來看,均線系統呈現典型多頭排列態勢,只要10日均線不有效跌破,大盤短線強勢就不會改變,調整或淺嘗即止。
巨豐投顧:由于2320點上方存在較多的歷史套牢盤,所以在權重力量沒有形成合力之前,市場主力并沒有選擇倉促上攻,而是采取強勢震蕩的方式來消化上方的套牢盤壓力。在橫盤的過程中,下方的5日、10日均線目前正在加速上行之中,所以待短期均線跟上后市場將迎來新的上攻動能,當前市場核心的力量仍在于權重板塊。
關注績優品種
主持人:在滬深兩市小幅下跌的情況下,創業板指依然小幅上漲,且兩市21只漲停個股基本由創業板包攬;板塊方面,外貿、醫藥成為昨日的領漲板塊,而電器、鋰電池等板塊出現回調,跌幅居前。請問,后市應關注哪些品種?
廣發證券(000776):從盤中個股表現來看,二八轉換再度落空。市場仍熱衷小盤以及成長性個股。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因素,首先,經濟大背景對周期股的持續上漲缺乏支持;而經濟轉型則對新興行業品種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其次,市場資金面也沒有能力全面撬動大盤藍籌股。所以,市場發現藍籌股股難以啟動,則資金自然就再度回流到小盤股上。事實上,昨日漲幅榜前列的幾乎都被創業板和中小盤所占據。投資建議上,繼續挖掘業績優異的品種。
招商證券:當前上證指數上漲趨勢良好,在突破20周均線的同時,主要均線均呈發散狀態的多頭排列格局,但也應看到在突破四月份至五月份的底部震蕩平臺后,進入了三月份的成交密集區間,不排除后市仍有反復,應注意下周指數回踩20周均線的可能。操作上可趁回落繼續加倉,布局方向主要在低估值,業績穩定的金融、地產類,以及受益政策改革紅利的概念股、以及部分周期類個股。
申銀萬國:目前股指走勢平穩,偶有脈沖式動作,建議還是更多地選擇業績超預期、低估值的品種。
股指自5月初成功筑底以來,呈現出穩步上揚的態勢。“紅五月”也已經基本成為現實,大盤本輪的二次回升大有收復失地,再創新高的意圖。不過從近期成交量能看,成交量仍屬于溫和放大,綜合國內外各方因素看,滬指挑戰2400點的難度不小,結構性行情的可能性較大。
從國際上看,經濟數據繼續呈現復蘇態勢,寬松的流動性環境推動股市上揚。歐元區5月份綜合PMI初值創3個月新高,從46.9%升至47.7%。5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五年以來的高位76.2點,遠好于市場預期的72.3點,同時3月份標準普爾凱斯席勒20城市房價綜合指數也有10.9%的同比增長,是2006年4月以來的最好成績,強勢的經濟數據帶動了市場參與者對經濟復蘇的樂觀預期。道指再度創出收盤歷史新高。不過美國QE3退出的市場預期正在加強,雖然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證詞表示目前還達不到QE退出的條件,但是一些投資者對于美聯儲退出的擔憂卻逐漸加重。
從國內看,經濟增長弱于預期,不過政府經濟轉型的態度十分堅定,市場的結構性行情可以看作是對社會變革所帶來的政策紅利預期。5月份匯豐PMI初值為49.6%,創下近7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是該指數自2012年10月以來首次跌落榮枯分水嶺一線。今年前4個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同比增長5.3%。其中,中央企業同比增長12.8%;地方國有企業同比下降14.7%。地方國有企業利潤出現負增長。其中,利潤同比降幅較大的行業有交通運輸、有色、煤炭等。
從政策面來看,國務院5月24日批轉發改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2013年改革的重點工作是,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推進財稅、金融、投資、價格等領域改革,積極推動民生保障、城鎮化和統籌城鄉相關改革。據悉城鎮化工作會議6月可能召開,城鎮化規劃將按計劃于今年出臺。城鎮化無疑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戰略部署。上述政策信號對于市場情緒起到較大的正面作用。
估值方面,近期創業板以TMT為代表的小盤股的股價不斷上升導致其與主板市場的估值溢價進一步上升。目前,滬深300指數動態市盈率為10倍左右,但創業板卻高達約50倍,而中小板市盈率也近乎35倍,可以看出市場對創業板以及中小板個股的業績增長預期過高,大小盤股票的估值差異已達到歷史最大,因此一旦IPO重新啟動,市場風格很可能出現轉換。
投資策略方面,股指有望繼續慣性上揚,在當前經濟增長預期弱化的背景下,資金更加注重短期的收益,因此雖然中小市值股票面臨估值壓力,但是藍籌股很難輕易接過領漲的“大旗”。大小盤股輪漲的結構性行情將繼續演繹,投資者可以采用短線關注二線低估藍籌,逢低吸納漲幅小的中小盤個股的操作方法進行配置。行業方面,對環保、醫藥、通信、證券、新能源等政策受益的行業與板塊仍舊可以關注,但是銀行、地產等周期性行業適合輕倉少量介入。
(作者李哲明系大通證券研究發展部負責人)
策者,出謀劃策也。面對變幻莫測的資本市場,投資者尤其是小投資者非常需要權威專家的資本策。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放寬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融資融券相關比例限制,修改原規定“單只標的證券的融資余額或融券余量達到其上市可流通市值或上市可流通量的25%時,上交所可以在次一交易日暫停其融資買入或融券賣出”,放寬標準之后,自6月3日起,單只ETF的融資余額(或融券余量)達到其上市可流通市值(或上市可流通量)的25%但未達到75%的,將不暫停其融資買入(或融券賣出)。
對此,申銀萬國表示,ETF融資融券比例放寬,有利于ETF的發展,將進一步提高ETF的流動性和規模,這對于ETF各個參與方,包括基金持有人、券商、交易所以及基金公司均形成利好,尤其是券商,間接提高了券商的經紀業務收入,這是繼股權質押融資業務推出之后,券商信用業務再次放松,表明券商創新進程正在加速,促進了券商的發展,利好上市券商。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昨日券商板塊對該利好消息也有所反映,20只上市交易的券商股中,有11只個股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S前鋒(4.04%)、海通證券(600837)(2.94%)、國元證券(000728)(1.40%)、華泰證券(601688)(1.13%)等個股漲幅居前。
另外,放寬ETF融資融券標準,除了利好券商外,還有助于藍籌股未來表現。當前對ETF融資融券主要集中在融資上,融券規模較小,統計顯示,截至5月29日,13只能作為融資融券標的的ETF最新融資余額約為87億元,最新融券余額為5.03億元。作為融資融券標的ETF,絕大多數是與上證50、上證180、滬深300、中證500等指數相掛鉤的ETF,因此,把標準放寬至75%,實際上是放大了市場對上述指數成份股的需求,即對藍籌股需求會增大,給藍籌股注入了新的增量資金。
具體來看,當前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ETF有3只,共計融資42.87億元,占總融資余額的49.28%。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融資余額為31.22億元居首位,嘉實滬深300(160706,基金吧)ETF融資余額為8.14億元位次席、華夏滬深300ETF融資余額為3.52億元排名第三;另外,華夏上證50(510050,基金吧)ETF融資余額為30.56億元,占比35.13%。假設市場按照75%的融資上限標準去融資ETF基金,那么至少會帶來約174億元的融資額度,由于ETF需完全復制跟蹤成份股特性,因此這174億元的主要投向便是上市交易的藍籌股,尤其是滬深300成份股,上證50成份股,此規模雖然不大,卻表明當前政策對于藍籌股的傾斜,對市場上的藍籌股形成利好。
華泰證券表示,目前宏觀經濟數據表現平淡,短期難出現較為強勁的利好股市的政策,在創業板指漲幅高達80%面臨技術性回調的前提下,更看好藍籌股未來表現。從估值角度看,目前,創業板市盈率達到約50倍,中小板約為35倍,但滬深300指數僅為10.5倍,大小盤股票的估值差異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近期二八轉換效應已經有所體現,未來一旦新股重啟或宏觀經濟面改善,都有可能成為市場風格真正轉換的催化劑,進一步加劇中小盤股票的風險,因此建議關注業績平穩增長的低估值藍籌股、如金融、房地產、電力。(喬川川)
昨日,醫療器械板塊逆市大漲3.32%,創出近兩年的新高,跑贏上證指數3.59%,漲幅居前,戴維醫療(300314)和九安醫療(002432)兩只個股均以漲停板報收,九安醫療5月份以來累計漲幅高達108.43%,成為醫藥機械行業5月份以來最牛的股票。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目前醫療保健器械市場已過千億元規模,年均增長率約23%,到2016年,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095億元,相比市場容量436454億元來說,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從市場前景來看,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城鎮化持續推進以及消費結構升級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醫療器械行業被持續看好,行業龍頭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數據統計顯示,昨日醫療器械板塊18只上市交易的個股中,有16只個股上漲。其中,戴維醫療和九安醫療昨日以漲停報收,和佳股份(300273)(6.57%)、陽普醫療(300030)(6.35%)、冠昊生物(300238)(4.94%)、博暉創新(300318)(4.47%)、凱利泰(300326)(3.86%)、尚榮醫療(002551)(3.57%)、魚躍醫療(002223)(3.56%)和樂普醫療(300003)(3.30%)等個股昨日漲幅超3%。
紛至沓來的利好無疑助推醫療器械股股價步入上漲快車道,5月份以來截至昨日,16只醫療器械股跑贏大盤,占比88.89%。其中,九安醫療(108.43%)、和佳股份(51.35%)、理邦儀器(300206)(39.07%)、樂普醫療(29.94%)、陽普醫療(28.90%)、魚躍醫療(25.16%)、尚榮醫療(24.85%)、千山藥機(300216)(22.23%)和戴維醫療(21.77%)等9只個股累計漲幅超20%。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五大機構(QFII、券商、基金、險資、社保基金)就已將視線鎖定在醫療器股上。統計顯示,一季度,五大機構共計持有16只醫療器械行業股票,累計持股數量達21514.59萬股,若3月份至4月份沒有減持,以昨日收盤價計算,五大機構最新持股市值為56.21億元,5月份以來五大機構持有的16只醫療器械股累計浮盈21.42%。其中,和佳股份、新華醫療(600587)、魚躍醫療、尚榮醫療和東富龍(300171)等5只個股5月份以來五大機構持股市值增長超億元。
中研普華醫療器械研報顯示,國內制藥包裝機械經過多年的艱苦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如今我國制藥機械行業已經頗具規模并在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的幾年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新研發產品不斷增多,技術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013年是藥品招標大年,這對醫療器械類上市公司有實質性的利好。醫保體系的覆蓋范圍擴大、消費者支付能力提升帶來的消費升級、政府基層醫療體系建設的投入是醫療器械行業未來增長的三大推動因素。
國金證券(600109)認為,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健康保健意識的明顯上升,未來醫療器械行業平均增速將高于藥品行業。醫療器械相關上市公司已經在預熱,近期醫療器械板塊中的戴維醫療和九安醫療同時報收漲停板。繼續推薦2013年中報業績預喜的公司股票:魚躍醫療、九安醫療和尚榮醫療。(任小雨)
原文://stock.hexun.com/2013-05-31/154705885.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