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5-31 02:02:06
每經記者 李映泉
今日(5月31日),興業礦業(000426,收盤價10.98元)公告宣布收購億通礦業51%股份,而后者手中即將擁有一份內蒙古地區的鉛鋅礦產探礦權。值得注意的是,該探礦權目前尚處于詳查階段,無法確定資源儲量及估值,對此,公司將本次收購價格初步定位255萬元。隨著該礦區資源儲量的探明,一旦該探礦權或其后取得的相應采礦權估值超過1億元,公司將對收購價格進行相應上調。
礦區資源儲量尚不明
興業礦業今日公告,公司以自有資金255萬元收購自然人楊寶所持有的西烏珠穆沁旗億通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通礦業)51%股權。
根據公告,億通礦業成立于2012年12月,注冊資本500萬元,為自然人獨資公司,楊寶持股100%。截至目前,億通礦業尚未開展任何業務。經審計,截至2012年12月31日,億通礦業的凈資產為495.45萬元,主營業務收入為0元,凈利潤為虧損4.55萬元。截至2013年5月27日,億通礦業凈資產為492.92萬元,主營業務收入為0元,凈利潤為虧損2.53萬元。
乍一看,億通礦業似乎就是一個沒有任何業務,只對外“發工資”的“空殼”公司,然而,一切的玄機都藏在該公司2012年12月20日與承德天原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原藥業”)簽訂的探礦權轉讓合同上。
公告顯示,根據上述探礦權轉讓合同,天原藥業擬將西烏珠穆沁旗奧果蘇木鉛鋅多金屬礦詳查探礦權(以下簡稱:探礦權)轉讓給億通礦業,轉讓價款為400萬元。但截至目前,相關探礦權轉讓過戶手續尚未辦理完畢,存在一定行政審批風險。
對于該探礦權的來歷,公司指出,2007年6月13日~22日,天原藥業通過參與錫林郭勒盟國土資源局舉行了探礦權掛牌出讓活動,以400萬元價格取得該探礦權,天原藥業已足額繳納探礦權價款。資料顯示,該探礦權證證號為T15420101002042404,勘查面積為16.51平方公里,有效期限自2012年10月9日至2014年10月8日。
目前,該探礦證礦區范圍尚處于詳查階段,資源開發條件不明,也尚未編制資源儲量報告,資源儲量也未經評審及備案。
估值若上億需重調收購價
在尚未勘探完畢的情況下,該礦區的估值也暫時無法確定。然而,公司方面卻早早地就這片礦區的估值打好了“草稿”。
公司與交易對方楊寶約定了轉讓條款。雙方確認,自公司持有億通礦業51%的股權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之日起三年內,公司將委托資產評估機構對探礦權或其后取得的相應采礦權價值進行評估,并根據以下原則就其受讓的目標股權向甲方支付相應的調整價款,具體支付進度由雙方另行協商確定。
雙方約定,如探礦權或相應采礦權評估價值大于1億元且不滿10億元,乙方對甲方支付的目標股權調整價款=(探礦權/采礦權評估價值*51%-乙方后續投資總額-乙方已支付股權轉讓價款)*50%;如探礦權或相應采礦權評估價值大于10億元,乙方對甲方支付的目標股權調整價款=(10億元*51%-乙方后續投資總額-乙方已支付股權轉讓價款)*50%+(探礦權/采礦權評估價值-10億元)*51%*30%。
另外,如該探礦權或相應采礦權評估價值不滿1億元或楊寶根據勘探進展不再要求公司調整目標股權轉讓價款,則轉讓價款不再調整,仍為255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計算發現,如果該探礦權或相應采礦權的價值超過1億元或更高,雖然公司需要一定程度上追加收購價,但公司自身獲利更多。相反地,如果該礦產無法取得較高的價值,公司的255萬收購款也可能面臨“打水漂”的風險。公司也作出風險提示:“由于不可預見的地質變化等因素的影響,未來資源量有賴于后續勘探開發工作,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公司方面表示,根據公司工程技術人員現場勘查及成礦理論分析,本次收購涉及潛在的探礦權具有一定的找礦前景,能夠為公司的發展儲備戰略資源。但公司同時提示,礦產資源開采是一個建設周期長、資金投入大的行業,特別是工程建設前期需投入大量資金,公司存在工程建設資金前期投入較大的風險。對此,投資者尚不可過分樂觀。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