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4 01:15:3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棟 德國科隆攝影報道
每經記者 楊棟 德國科隆攝影報道
有這樣一家企業,它雖然不是世界500強,但卻服務于世界500強,特別是為中國企業走出國門,進軍國際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就是成立于1872年,已有百年歷史的德國萊茵TüV集團(以下簡稱萊茵TüV)。它的名字聽起可能很陌生,但它的綠色標志,或許你曾見過。只要產品貼上了它的標識,就意味著質量獲得認可。
近日,在德國科隆,萊茵TüV集團的CEO(首席執行官)白萊恩博士(Dr.ManfredBayerlein)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以他對中國產品的了解,提出了自己的獨道見解,為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進軍國際市場,打開了一扇窗。
白萊恩強調,萊茵TüV未來的計劃是:讓中國企業為本土市場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當前,中國的制造成本在提高,人民幣在升值,原材料價格在上漲,同時,亞洲和非洲其他國家正在快速追趕。中國制造業必須要改進,不僅要針對出口,還要擴展國內市場。”
成功三要素:堅持競爭力、獨立和公正性、全球布局/
萊茵TüV是全球領先的技術供應商,為其他公司和個人提供測試、檢驗、認證、認可、驗證以及咨詢服務,行業覆蓋工業、交通、生命科學、培訓等。
2011年9月,白萊恩正式擔任萊茵TüV的CEO,當時歐洲經濟正經歷新一輪的衰退。白萊恩執掌萊茵TüV后,萊茵TüV在流程管理方面下了很多工夫,以提高效率,加大了營銷方面的力度,并且提出了新宣言:更注重客戶。“我經常說,我們掙的錢都來自客戶。我告訴員工,不是萊茵TüV給你們發薪水,而是客戶給你們發薪水。我們要試著通過客戶的角度來看市場,目標是幫助他們成功。”白萊恩說。
在這樣的理念下,萊茵TüV在逆境中取得了成長。“我們在市場不景氣與面對激烈競爭的情況下,達成了所有的主要目標,同時為未來一年奠定了成長基礎,各業務領域與地區皆取得佳績。”白萊恩表示。
對于公司在經濟處于低迷時期仍然取得成功,白萊恩認為有三點很重要:競爭力、獨立和公正性、全球布局,“萊茵TüV在65個國家開展業務,有來自全球各國的員工。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憑借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力,讓我們的客戶更成功”。
在談到當前全球經濟形勢時,白萊恩表示,“由于經濟不景氣,我們更要改善服務,多關注低碳和綠色經濟,同時也要審視自己的產品、效率和內部架構,并且不斷強化萊茵TüV的品牌。”
談中國產品:進軍國際市場 許多標準要提高/
萊茵TüV于1998年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據白萊恩介紹,萊茵TüV與很多中國企業有過合作,為它們在安全、質量、效率方面提供服務。
“由于成本的關系,很多產品都在中國制造。中國制造的標準雖然在逐步提高,但和歐洲制造的產品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所以,我們要給他們提供‘建議’。”白萊恩說,“我們為中國出口的產品進行認證,保證他們能使用一定的時長。比如說鉆孔機的標準是正常工作15個小時,通過我們檢測達到標準的產品,就能打上萊茵TüV認證的標識。有了這個標識,消費者就能放心購買。通過相關認證,可以幫助中國產品打開國際市場。同時,我們還幫助他們改進產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共同創造價值。”
在白萊恩看來,中國企業要發展,最重要的是打造品牌,如果永遠只是“承包商”“制造商”,即便制造出了好產品,也很難獲得附加值。
白萊恩提到了和萊茵TüV合作的世界500強企業聯想:“這家公司已經有了知名的品牌,但有了品牌后,還要在全球布局。要進入國際市場,需要符合當地市場的規范,包括技術、安全、環保等各種要求。萊茵TüV知道怎樣才能達到各種標準,可以幫助他們提高產品質量,幫助他們進行流程管理,對他們進行檢測并發放認證標識。”
“我們和聯想的合作很成功,通過綠色產品認證,我們幫助提高他們提高使用材料的環保性,保證他們制造方式便于回收,并且追蹤他們的碳足跡。”白萊恩介紹說,萊茵TüV會對通過測試的產品頒發綠色產品標識,一方面協助企業向品牌商及零售業者證明企業承諾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此標識可引導終端消費者在種類繁多的商品中識別綠色環保產品。
實際上,萊茵TüV從事的檢測行業,追求的是和客戶共同發展,也就是雙贏,這與白萊恩信奉的格言不謀而合。
他給記者講了一個例子:“此前我和一家發電廠的負責人會面,想挽回這筆生意。在此之前,競爭對手以低價從我們手中搶走了這位客戶。”
白萊恩問他:“對手的檢測質量不及我們,為什么把我踢走?”對方無奈地說:“其他的廠商也許沒有你們那么好,但同樣符合規范,同樣值得信賴,關鍵是比你們便宜很多。我的老板下了通牒,如果每千瓦時發電成本無法降低50%,那么這個發電廠就要關閉。”
這個發電廠在2年前有400個員工,即便已經裁掉了一半,成本還是太高了,因此不得不從其他地方縮減開支。
白萊恩說,“于是我想,怎樣才能幫他降低開支?我問他:‘你們有很多變壓器,發電廠的維護開支有多少?’他說:大概每年有1000萬歐元左右。我告訴他,不如這樣,讓萊茵TüV為發電廠的變壓器維護做獨立評估,每年一次或者每兩年一次,保證設備能正常安全且高效地運作,這樣他們就可以省下一大筆維護開支。”
結果沒有懸念,萊茵TüV挽回了這位客戶。“我們賺了很多錢,他們賺得更多,在一年內就賺回了支付給我們的費用。這就是雙贏。”白萊恩說,“在市場拓展中,關鍵是要了解客戶的難處在哪里,有什么需求,站在他們的角度了解市場。”
評財富論壇:企業界很多重要決定將在成都誕生/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全球企業都在想方設法削減開支降低成本。白萊恩說,要讓企業削減開支,作為管理者必須以身作則。
在加入萊茵TüV之前,白萊恩在另一家公司任CEO。當時,那家公司正陷入困境。為縮減開支,白萊恩通過各種方法降低成本,包括裁員、縮短工作時長、縮減人力成本,同時他自己也在“緊衣縮食”。
“我在那家公司任CEO時,我用的是很舊的書桌。公司的人告訴我,應該換一張新書桌。我說不行,不能在讓公司縮減開支的同時,自己卻大筆揮霍,我必須要做出表率。”白萊恩說。
公司原本要為他配置一輛奧迪汽車,但他沒有接受。“我原本是可以開奧迪的,但是在當時情況下,我沒有這么做。我們必須全方位縮減開支。”白萊恩說。正因為白萊恩的以身作則,為那家公司在貨源上爭取到了價格上的“優惠”。
白萊茵愛好鋼琴、爬山和滑雪,但自從就任萊茵TüV的CEO后,他很少有屬于自己的時間。萊茵TüV有很多股東,白萊恩每天會抽出部分時間和他們交流。集團每兩周會召開一次董事會,他和其他成員一起商量公司的重大決策。此外,他還定期和旗下部門負責人會面,和各地公司員工見面,討論如何改進業務,向他們傳達公司的理念。
身為CEO的白萊恩,還是德國工業聯合會董事會成員、德國技術監督協會聯合會執行委員會成員、國際檢驗機構聯盟理事會成員以及德美商會董事會成員,他不定期要參加這些機構的會議。
4月23日,在集團年度總結會議上發言并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后,他緊接著去了美國。在紐約召開的德美商會會議上,與德國和美國公司接觸后,白萊恩又趕往美國其他地方見了一位客戶。在美國滿滿的三天日程之后,他又啟程飛往了其他國家和地區。
白萊恩雖然沒有到過成都,但他對成都并不陌生。“據我了解,成都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城市,生活水平在中國處于前列。和沿海地區相比,中國西部的發展更快,成都的潛力很大。”
實際上,萊茵TüV早在2002年就在成都設立了分公司。2012年開始和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合作,開展食品檢測業務。白萊恩說,“中國政府有意發展西部,我們將產業延伸到西部,可以改進成都的制造業,也可以為當地提供人才培訓,為當地提供質量檢測。我們在成都已經駐扎了11年,在這個領域也算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吧。”
對于此次在成都舉辦的2013成都財富全球論壇,白萊恩說,這將會給成都帶來巨大的好處,一些企業界重要的決定也將在這里作出。“如果我有機會參加這次論壇,最想了解的是中國產業、技術發展的方向,以及怎樣在中國更好地開展業務。這個論壇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可以和多位重量級的人物交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