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4 01:15:1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陽戈 陳賢麗
每經記者 趙陽戈 陳賢麗
近來融資客在資本市場上刮起一陣旋風,華誼兄弟、鵬博士等標的,被市場津津樂道。而這番繁榮的背后,是融資融券業務的爆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周,單兩市融資余額已經超過了2000億元的整數大關,創了歷史記錄。而且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融資融券余額就暴漲一倍。之所以暴漲,這與融資融券的門檻已降到了 “平民價”10萬元有關。
融資余額高達1888億元
交易所數據顯示,至5月21日兩市融資融券余額達到2026億元,首度超過2000億元。而5月22日,單是融資余額數據就有2013億元,兩市兩融余額為2053億元,而記者發現,這個數據在1月14日時還僅為1003億元,短短四個多月就接近翻番。
“這個情況很正常。”南京一家券商從事融資融券業務研究的分析師說,國外成熟市場中,兩融業務都非常發達,融資量為總市值25%~40%,而從目前A股兩融余額2000億元所對應20萬億元的市值來說,還是小兒科。目前這個新業務基數較小,增長快是肯定的。“人家國外做空都玩了50年了”。
一直以來,融資融券業務的開閘都被打上加劇做空的標簽,但記者發現,兩融余額呈現“一邊倒”。比如5月22日融資余額高達1888億元,而融券余額僅為微乎其微的38億元。由于融資受到熱捧,所以出現華誼兄弟、鵬博士等牛股。
券商:10萬資產可融資7萬元
“融資融券為何受到熱捧,這與門檻降至‘平民價’有關。”廣州某券商經紀業務部中層人士告訴記者。
在《每日經濟新聞》曾獨家報道《中信證券兩融門檻降至10萬,創大券商新低》之后,在“老大哥”中信證券的帶領下,眾多券商紛紛跟風降低門檻,被業內認為兩融業務做得“頂呱呱”的海通證券反應迅速,在本報報道后兩、三天時間就下發通知,將兩融門檻同樣降至10萬元。最近,不少投資者告訴記者,收到了券商關于兩融降低門檻的消息。
“只要有營業部的負責人作擔保,門檻甚至可以更低。”上述中層人士說,“大券商由于凈資本高,風險管理好,較早降低門檻。據我所知,目前為止有十來家將(兩融)門檻降至10萬。”
以往參與兩融業務,至少需要50萬元資產,自從監管層將門檻設定權下放,券商紛紛將門檻降低。“兩融業務已經日漸成熟,越來越受投資者認可。”上述中層人士說。
“開戶還是比較火爆!”一位券商營業部客戶經理告訴記者。”該人士表示,融資融券越來越受歡迎,此前也有不少機構辦理,以及時應變。據其介紹,目前10萬元資產大概能融資6萬元~7萬元,年利率8.6%,時間最長為半年;融券年年利率為10.6%,同樣是半年時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