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3 01:23:39
張明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
當前不宜通過降息來抑制資本流入。我國貨幣政策工具應主要針對國內通脹目標,抑制資本流入的任務應交給資本賬戶管制。重啟外管局、商務部、海關總署之間的數據聯網核查,應能較好地抑制通過貿易渠道的資本流入。我們的研究表明,人民幣升值預期對短期資本流動的驅動作用遠大于利差。
胡一帆 (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及研究部主管)
美國和歐盟的出口低增速顯示主要經濟體仍然復蘇乏力,但我國4月份貿易增長處于高位;內需依然低迷,進口卻有所回升;貿易主要貢獻來自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內地的數據遠高于港臺的統計數據。這些現象反映出企業虛開貿易發票獲取出口退稅,獲取香港與內地間利差收益的情況較為突出。
邱曉華(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鼓勵民間投資是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優化投資結構,降低政府債務風險的重要舉措。因此,必須進一步轉變觀念,打破壟斷,解除管制,創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同時,要進一步健全法制,切實保障投資者權益,讓投資者放心安心投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