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9 01:20:57
2013年,華晨寶馬迎來了合資的第10個年頭,隨著寶馬在華戰略的不斷推進,華晨寶馬在中國的發展也進入到新的階段。
4月12日,華晨寶馬合資自主品牌——“之諾”的發布則被華晨和寶馬集團譽為雙方在華合資10年的一個重要成果。據寶馬集團董事艾希納透露:“這一品牌的首款車型將于今年的廣州車展首發,明年一季度正式上市。”
由于“之諾”品牌將主攻新能源領域,因此該品牌誕生的意義不僅僅是華晨寶馬合資10年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這一品牌是華晨寶馬未來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過去的10年里,華晨寶馬在華產能得到了翻番式的增長,按照全球標準建設的華晨寶馬在華第二工廠拔地而起。國產車型也從最初的5系、3系擴展到專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的5系長軸距版、3系長軸距版以及X1。
同時,為了開發更加適合中國市場消費者的產品,華晨寶馬將加強本地化整車研發能力,到2013年底,研發人員將達到500人,多數為中國本地人才。2013年內,公司將正式成立研發中心。
華晨寶馬未來立足新能源的戰略充分體現了寶馬集團重視市場,深耕中國市場的目的和誠意。但是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安格也坦言,“我們很清楚未來仍有很多挑戰,特別是充電設施的建立以及配套服務等。目前,我們正在和主要城市的主管機構密切配合,以尋求合適的解決方案。”
在致力于本土生產和研發的同時,華晨寶馬還不忘在社會責任方面有所作為,在這10年里,該企業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在文化促進、教育支持、環境保護、社會關愛等領域開展了眾多社會公益項目。據介紹,截至2012年以“保護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為主旨的“BMW中國文化之旅”已經開展了6個年頭。不僅保護了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也弘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BMW兒童交通安全訓練營”也已經舉行8年,因此而受益兒童超過30萬。
10年合資碩果
10年前,在中國市場巨大發展潛力的吸引下,寶馬決定立足中國、深耕中國市場,成立華晨寶馬合資公司。在合資公司成立的基礎上,華晨寶馬在華第一個工廠于2003年正式投產。
資料顯示,該工廠初期的設計產能為3萬輛,但是隨著華晨寶馬銷量的提升,該工廠的產能容量依然無法滿足華晨寶馬在華快速發展的需求。
為此,2009年底華晨和寶馬簽署協議,雙方共投資50億元人民幣,計劃在華興建第二工廠,該工廠于2012年正式開工。
這座按照世界最先進標準設計、建造的工廠,將于2013年全面竣工,隨著世界上最先進和高效的沖壓車間和噴漆車間的建成,新工廠的年產能達到20萬輛,并擁有根據市場發展繼續擴張的可能。屆時,華晨寶馬在華產能也將提升至40萬輛。
在整車工廠擴能的同時,核心零部件的國產計劃也在不斷推進。據了解,2012年華晨和寶馬已經簽訂了發動機國產協議。這座世界上最先進最環保的發動機工廠將建在鐵西工廠附近,2013年奠基,2015年正式建成,該工廠建成后,將實現所有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生產。
在華晨寶馬在華產能瓶頸破解、核心零部件循序漸進實現國產的同時,新產品的投產速度也在不斷提高。
據了解,專門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長軸距版5系、以及長軸距版3系已經在華投產,全新的X1也已經在華實現國產。
合資自主品牌之諾發布
不管是產能擴張,新產品引入,還是植根中國的社會公益活動取得的成就,都不得不說是華晨寶馬合資10年取得的成果。經過10年的合資合作,華晨寶馬還有一個重量級成果,這就是合資自主品牌——“之諾”。
上海車展前,華晨寶馬合資公司股東雙方在北京正式宣布,“之諾”品牌正式發布。“之”字代表其中國文化的屬性,“諾”是指信守承諾。根據這一品牌的中文名稱,英文名稱也應運而生——“ZINORO”,
在之諾品牌發布的同時,該品牌的標志也同時亮相。標志的視覺核心就像兩只緊握的雙手,象征承諾、合作與信任,也寓意著連接。積極向上的結構,象征著創新與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據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新品牌負責人邵賓介紹,之諾不僅名稱有中國的味道,而且品牌訴求也極具中國的人文特征。它將是一個充滿關愛、倡導尊敬、而又具有時代精神的品牌。有了這樣的方向,我們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就可以通過產品的設計、技術和功能來傳遞品牌的特征。
正是出于這樣的品牌訴求和定位,華晨寶馬確定,“之諾”的首款產品是一款采用全電力驅動技術的汽車,將在華晨寶馬鐵西工廠投產。之諾品牌旗下的首款車型將于今年年底的廣州車展首發,明年一季度上市,并建獨立渠道進行銷售。
在“之諾”品牌定位確定之后,該品牌針對的人群也基本鎖定,主要是那些在中國崛起和世界互聯的新一代年輕消費者:他們熱愛中國文化以中國為自豪,而同時他們又在不斷地追求世界品質,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
新能源戰略開啟
實際上,“之諾”品牌的發布,不僅僅是華晨寶馬合資10年的一個重要“果實”,而且因為該品牌確定了近期以電動車為主的發展基調,因此該品牌也成為華晨寶馬未來在華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格介紹:“未來華晨寶馬將在股東雙方精誠合作,共創未來的基礎上,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深入拓展和推行新能源發展戰略。”
為了推行新能源發展戰略,早在多年前寶馬在華已經開始布局。據了解,為了在華推廣新能源規劃,不僅此前已經開展了MINIE電動車的測試項目,今年ActiveE項目的測試工作也將展開。
MINIE實路測試項目的開展不僅在基礎設施、消費者習慣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而且也為未來中國市場電動車的開發積累了重要的數據。
據安格透露,2013年寶馬還將在華啟動數量超過100輛的寶馬ActiveE電動車的新一輪測試,這將使寶馬進一步了解中國電動車商業化的可行性。
在電動車大范圍測試的基礎上,明年寶馬基于解決大城市交通問題而創立的i品牌也將正式進入中國;首款車型是外觀引領當前設計潮流,使用更多創新技術的純電動車i3,該品牌進入中國后,將投放目前在華已經發展多家的5S店進行銷售。
據了解,所謂5S店,就是在在傳統4S店銷售、服務、零部件和反饋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 “可持續發展”的功能,這和i品牌一脈相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