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04-09 08:52:59
去年10月12日,時任中行董事長肖鋼在《中國日報》撰文,直指銀行發行“資金池”類理財產品本質上是“龐氏騙局”。今年3月25日,銀監會發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銀監會通知規定,理財產品要與所投資資產“一一對應”,單獨建賬、管理和核算。這恰恰針對了此前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池“多對多”模式癥結。
銀行理財產品資金池模式就是業界所稱的“多對多”模式。
自2006年資金池模式亮相以來,創新頻出,風險也不斷累積。據悉,本月底,各大銀行即將上報對資金池類理財產品自查整改的結果。不過,近期國有大行已紛紛開始表態,自身不涉及資金池業務,或已完成產品和項目的“一一對應”。
“資金池”作為銀行理財的一個過渡型模式,正在走向終結。
多家銀行表示,未來銀行理財業務將回歸代客本質,產品投向將更加具體和透明,產品收益分配將以真實投資資產帶來的收益為準,各方的責權利更加清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