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3-27 08:29:03
每經記者 李玉敏 發自北京
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在京發布的《新興經濟體發展2013年度報告》中表示,未來幾年新興經濟體經濟中速增長將成為常態,2013年溫和反彈,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增長率達6.2%的可能性較大。
從2010年開始,博鰲亞洲論壇開始發布新興經濟體發展的年度報告,并首次定義了E11(新興11國)的概念。E11指的是二十國集團中的11個新興經濟體,即阿根廷、巴西、中國、印度、印尼、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特、南非和土耳其。
根據IMF數據預測,2012年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為5.9%,同樣比2011年下降了1.4個百分點。
穩定和抑制通脹一直以來都是新興經濟體的重要經濟政策目標。總體看來,2012年全球通脹水平較2011年明顯回落,發達經濟體和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的水平同步走低。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在會上卻表示:“2013年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釋放流動性的規模、速度和波及面都會對新興經濟體產生一系列影響。通貨膨脹預期抬頭、匯率和股市及房市波動、部分國家采取諸如資本管制等防護措施等,都有可能出現。”
東亞銀行也認為,由于通脹,特別是食品價格回落,加上區內流動性及貸存比率普遍在健康水平,亞洲國家央行可更有彈性推出刺激經濟措施以振興經濟。
東亞銀行也表示:“隨著塞浦路斯問題爆發,歐債危機再度曝露在我們眼前。莫忘關注新興市場的投資機會,尤其是亞洲新興市場,這是投資者資產組合中不應被遺忘的一塊拼圖。”
報告顯示,2012年除中國人民幣對美元保持升值趨勢外,其他新興經濟體國家的貨幣均相對美元貶值。在外需不景氣的情況下,保持貨幣強勢需要足夠的魄力和勇氣。中國貨幣當局對待人民幣幣值的態度,充分說明了中國已經在向著發動內需的方向前進。
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把通脹的目標控制在3.5%。2月份中國CPI一舉破三,創出3.2%高位,通脹抬頭的壓力出現。廣州證券認為,隨著豬肉價格進入下降通道,成品油價格有下調預期以及歐債危機再現波折導致的需求端疲弱,通脹“低溫”在今年上半年持續是大概率事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