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5 01:28:3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唐強
每經記者 唐強
今日,比亞迪(002594,收盤價23.40元)發布2012年業績報告,多項經營數據全線回降。其中,該公司凈利潤由前年的13.85億元下滑至8138萬元,降幅高達94.1%。但在2013年一季度,不利局面或有望得到扭轉,公司預計盈利或將同比增長269.8%~417.8%。需要指出的是,2012年一季報基數較低,為2704萬元
去年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太陽能業務的下滑,是拖累比亞迪業績的主要因素。而受市場疲軟影響,比亞迪無奈縮減鋰電池方面的投入,將原有募投資金由4億元減至1.8億元。
汽車業務獨撐大局/
面對上述成績,比亞迪解釋稱,由于報告期內全球手機出貨量下滑、主要客戶市場份額下降,2012年集團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收到一定影響。但這并非業績大幅下滑的首要原因,持續低迷的太陽能業務才是罪魁禍首。比亞迪指出,2012年中國光伏行業普遍虧損,較大程度上拖累了集團整體業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2年比亞迪主力車型延續暢銷趨勢,成為業績的重要支撐點。據2012年年報披露,該集團共銷售汽車約42萬輛以及銷售部分整車組件產品,汽車業務收入增長3.11%,至約246.45億元。其中,S6、G6、速銳等車型銷量大幅提升,而低端車型F0銷量持續下降,汽車產品結構得到改善。
對于市場所關注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也在持續跟進。截至目前,比亞迪在深圳已有超過200臺K9純電動大巴和800臺e6純電動出租車投入運營,除深圳外K9、e6已相繼在長沙、西安、韶關、寶雞等城市開展示范運營,正向全國各大城市逐步鋪開。
2012年9月,在中央國家機關新能源電動公務用車試點示范項目中,e6成功入選試點車型并贏得半數以上份額。海外市場方面,K9相繼于荷蘭、西班牙、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美國等地開展試運行,并成功贏得來自荷蘭、以色列、烏拉圭、哥倫比亞及加拿大等地訂單。2013年1月,K9正式獲得歐盟WVTA整車認證,標志著比亞迪電動大巴拿到了在歐盟國家的無限制自由銷售權。
展望2013年,比亞迪集團將按計劃推出多個新款車型,其中包括配備了更多電子化配置的中高端轎車車型“思銳”,并將推出備受關注的第二代雙模電動車‘秦’車型。
與此同時,今年在即將結束的一季度,比亞迪有望實現扭虧為盈。據預計,2013年1~3月,集團汽車業務銷量比去年同期有較大程度增加,太陽能業務虧損額同比也有所減少。一季度將盈利269.83%~417.76%(1億~1.4億元)。
縮減鋰電池募投資金/
在2011年6月登陸中小板之時,“深圳手機用鋰電池項目”曾是比亞迪的募投項目,該項目為建設半自動化的鋰離子電池生產線,總計劃投資為4億元 (其中2010年2.8億元,2011年1.2億元)。項目完成建設達產后,產能可達1.7億只鋰離子電池/年,建設期約為2年。
但伴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傳統功能機市場已日益萎縮,而筆記本計算機、電動工具等市場需求均出現下降。2012年,比亞迪集團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也因主要客戶銷售欠佳,僅實現銷售收入約174.73億元,同比下降12.51%。
在此背景下,客戶新產品智能手機仍處于市場推廣初期,其市場份額及銷售量仍有待市場檢驗。無奈之下,比亞迪擬縮減“深圳手機用鋰電池項目”總投資金額,由原計劃投資額4億元縮減至1.81億元,即不再繼續投入。
據比亞迪預計,公司鋰離子電池現有產能基本可滿足未來需求。2012年,鋰離子電池產能約為3億只,產量約為2.43億只,產能利用率為81%。據公司管理層分析預測,縮減深圳手機用鋰電池項目投資后,鋰離子電池產能亦可滿足未來2~3年銷售要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