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3-03-15 14:32:55
隨著阿里巴巴、騰訊等電商通過各種方式進軍金融行業,引起了券商大佬們的高度重視。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一旦這些電商巨頭華麗轉身瞄準證券行業,將對券商的經紀業務形成巨大沖擊。短期內電商是否會轉型為純網絡經紀商,加劇券商競爭?一些分析師認為,短期內電商不會涉足該業務,但從長遠看券商的分化不可避免,一些券商將發展為折扣經紀商、零售經紀商。
長江證券分析師劉俊表示,通過分析美國純網絡經紀商E-Trade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網絡經紀業務的開展必要條件包括成熟的信息技術平臺、習慣網絡消費的投資者群體、監管層的準入和證券市場的投資吸引力。目前國內電商在網絡技術、信息處理等方面的條件基本達到,而且國內近年來電子商務的發展如火如荼,網絡消費群體日益龐大,因此前兩項條件都已具備。不過,監管層對于非現場開戶仍處征求意見階段,而且非現場銷戶尚未提出,所以監管層放開網絡經紀商的準入牌照尚待時日。此外,目前國內股票市場交易量波動較大,純經紀類公司已經虧損。因此,電商短期內開展純網絡經紀業務概率較小。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電商企業進軍金融產品代銷將對券商的代銷業務帶來巨大沖擊。2012年12月27日,證監會發布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指引(試行)(征求意見稿)》,允許電商開展基金銷售業務。此外,監管部門也表示鼓勵機構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相比金融機構,電商開展金融代銷業務的優勢在于豐富的電商用戶資源、龐大的用戶消費數據、低廉的銷售成本和便捷的交易支付方式。因此,除了銀行、保險外,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也將成為券商在代銷金融領域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綜上所述,劉俊認為電商可能憑借其技術優勢,在金融與技術相關聯的業務領域搶先發展,顛覆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而傳統的金融機構,也會加強對技術的重視,形成核心競爭力。
雖然電商涉足該領域尚需時日,但分析人士認為券商內部的分化將會加劇。中信建投發布的分析報告指出,我國證券公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業務同質化嚴重,過去由于一些保護性政策的存在,一些競爭力不強的中小券商仍可以割據一方。隨著各項促進行業競爭的政策出臺,業務線完整、競爭力更強的大券商將會獲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而小券商的生存空間將被大大擠壓,不得不尋求差異化的發展路徑。如美國證券業1975年實行浮動傭金制后,美國出現了大量的折扣經紀商。像美國一樣,未來我國的證券公司不但會發展成為全能型投行,也會有一些發展為折扣經紀商、零售經紀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