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兩會的聲音 投資新機會揭秘

證券時報 2013-03-15 08:56:48

 

兩會已近尾聲,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國家領導人,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也在會上獲批。在接下來的會期當中,新一屆政府班子成員將陸續亮相。這也意味著,2013年新政即將起航。對投資者來說,這意味著怎樣的變化?又有著怎樣的投資機會?為此,證券時報記者結合政府工作報告,梳理了兩會期間采集到的信息,希望為讀者尋找到2013年的投資主題,厘清投資思路。

一、城鎮化:給資本市場注入持久動力

今年全國兩會,“城鎮化”無疑是關鍵詞之一。城鎮化成為中國未來經濟增長最大的動力來源之一,是諸多上市公司發展的新機遇,也給資本市場注入持久動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和往年不同的是,報告直指城鎮化的三大核心問題,即“遵循城鎮化的客觀規律”、“落實人口城鎮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要尊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過快過慢都不行,重要的是質量。在今年的兩會中我們看到,各方面對于“人的城鎮化”的理念已經較為統一。可以肯定的是,新型城鎮化將不再是簡單的造城運動。

從今年兩會討論中折射出的信息來看,基礎設施建設依然被反復“咀嚼”,地產、軌道交通、水利設施等行業有可能率先受益,而公共服務和消費則有望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著力點。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城鎮化”同新型城鎮化的建設理念高度協調,這一題材的關注度有望大幅提高。

二、并購重組:政策助推產業整合

在今年兩會中,并購重組成為證監系統代表口中的高頻詞。隨著已上市企業越來越多,伴隨著經濟轉型和優勢企業做大做強的需要,在監管部門關于推進并購的政策引導下,并購有望孕育主題式掘金機會。一些嘗試首次公開發行(IPO)但最終失意的企業也可能轉走并購途徑實現資產證券化。

全國人大代表、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在兩會期間強調,今年深交所將并購作為重點工作,爭取優化政策環境、簡化程序、提高并購效率,讓優勢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平臺做強做大,推動行業整合,淘汰落后產能,為市場發展再造一條存量優化的新路。她還表示,并購為大量擬上市公司提供發展機會,更重要的是為創投、私募股權投資(PE)提供了新的退出渠道,有助于提高投資效率。

全國人大代表、證監會上市一部主任歐陽澤華也于近日指出,今年證監會將以市場化為導向推進并購重組。下一步,證監會將進一步減少行政許可。同時,推進修訂并購重組管理辦法,包括進一步推進定價市場化、豐富并購工具等。如夾層融資、過橋貸款和其他債券、權證等手段,證監會都嘗試打開方便之門。

三、地方金改:未來逐步釋放制度紅利

區域性金融改革提速,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的同時,也為相關上市公司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和投資機會。今年兩會期間,浙江溫州、深圳前海、福建泉州、天津濱海等地探路地方金改,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

溫州、泉州等地相關負責人在兩會上表示,將鼓勵和支持民間資金以多種形式,有序地參與地方金融改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全國人大代表、泉州市市長鄭新聰指出,泉州已經擁有77家海內外上市公司,這些企業參與金改區的建設,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參與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二是參與信用體系的建設,三是通過行業協會參與組建一些投資性的產業基金。天津市領導在團組會議上明確表示,濱海新區很快要成立一個科技金融集團。

目前,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已有多家上市公司,通過發起或參與設立小額貸款公司等方式涉足地方金改,有望獲益于金改提速。兩會期間,來自上述地區的多名上市公司代表委員公開表示,現在迎來金改的東風,要利用資本杠桿的力量,實現跨越式發展。

四、環保產業:“美麗中國”需長久投資

在兩會上,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來自企業的代表委員,無論是財稅官員還是保險監管機構,呼吁和強調最多的話題之一就是環保。可以預見,在建設“美麗中國”目標指引之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環保都將成為一個重要的投資主題。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傅瑩在首次新聞發布會上,就針對環保的嚴峻形勢提出,人大將加強環境保護的立法和監督,并講求實效,將環保成效和地方政府考核掛鉤。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則在小組討論上直言,要加大對環保行業、環境產品的財政稅收支持力度,可考慮讓環保企業和高科技企業一樣享受15%的稅收優惠,并考慮針對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推出相應的環境稅。

除政府官員表態之外,從企業角度來看,實際環保資金投入也在加大。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總經理云公民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該集團今年用于環保投入的資金在40億元左右。

全國政協委員、保監會副主席李克穆透露,正在關注空氣污染的相關險種。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保集團董事長吳焰則建議,建立健全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加快推動全國性的強制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建設,進一步細化對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財稅支持;構建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與綠色信貸的聯動機制。

五、文化產業:大部制催生大文化概念

大部制改革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契機。根據機構改革方案,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緣由是“進一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統籌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資源”,其主要職責是統籌規劃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產業發展,監督管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和業務以及出版物、廣播影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負責著作權管理等。

與此前大家普遍關注的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和文化部合并共同組建“大文化部”的改革方案不同,此次文化部門整合僅涵蓋了新聞出版總署和廣電總局。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在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文化”的體制改革,準備還不成熟,預計“十二五”期間都不會成立大文化部。

業內人士認為,文化領域的機構改革最終目標仍是實現大文化整合、統一管理。新聞出版總署和廣電總局整合是大文化整合邁出的關鍵一步,而且,這將打破出版發行與廣電企業整合的限制,有利于加速文化產業跨行業、跨領域整合,促進多媒體綜合發展,而這也將成為文化產業領域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六、醫藥行業:新版基藥目錄可淘金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化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兩會期間,包括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內的多位衛生部人士均表示,新版基藥目錄即將發布,藥品從第一版的307種擴大到500多種;而且第一版只是基層版,像抗癌藥、心血管重癥藥、神經系統和精神類用藥、血漿制品等一個都沒有,新版基藥目錄則基本都有。這將對有相關藥品進入基藥目錄的上市公司的經營構成利好。

新版基藥目錄既涵蓋基層用藥,又涵蓋了二級、三級醫院最常用的基本藥物,且發布之后各地要規定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使用比例。據了解,新基藥目錄出臺后,基層醫療機構全部配備使用,二級醫療機構的銷售量和銷售額都應達到40%~50%,其中,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的二級醫院應達到50%左右,三級醫院基本藥物的銷售額應達到25%~30%。

七、鐵路貨運:運價改革蘊涵投資機會

根據近日披露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我國將實行鐵路政企分開,不再保留鐵道部,將鐵道部擬定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組建國家鐵路局,另外,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負責鐵路運輸統一調度指揮,經營鐵路客貨運輸業務,承擔專運、特運任務等。同時,國家繼續支持鐵路建設發展,加快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運價改革,建立健全規范的公益性線路和運輸補貼機制;并繼續深化鐵路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原鐵道部部長盛光祖在列席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時對記者表示,政企分開以后,鐵路總公司應該能夠研究市場經濟規律,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從目前的情況看,原鐵道部下屬的3家貨運上市公司基本上都執行普通運價和特殊運價兩套價格方案,且主要是特殊運價。而自1997年以來,貨運價格已連續上調了11次,但主要是針對普通運價。因此,根據國務院對鐵道部機構改革方案的指導原則以及盛光祖的上述表示,未來鐵路貨運公司價格的市場化是大勢所趨,三大鐵路貨運上市公司主要貨運價格的上調也將是勢所必然。

八、信息產業:4G胎動引發行業躁動

第四代移動通信及其技術(4G)無疑是今年兩會上信息服務行業最為關注的熱詞。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兩會期間表示,預計今年發放4G牌照,但4G網絡全面商用至少要一年。這一表態首次明確年內發放4G牌照,與此前“兩三年”的預測時間相比,時間差明顯縮短,表明上馬4G已是箭在弦上。同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一改往日態度,呼吁政府盡快發放4G牌照。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近日稱,今年中國移動將建造20萬個基站,布網超過100個城市,采購超過100萬臺終端,最快在下半年就能看到。

另一方面,今年兩會新增了3位互聯網大佬級人物,他們的提案、建議更為移動互聯網產業帶來好消息。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建議,應將寬帶建設視同公路鐵路建設,國家也應有所投入,讓更多老百姓能使用互聯網甚至無線互聯網。

而全國政協委員、百度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提出的“取消公共場所無線上網身份認證”提案則被媒體廣泛報道,并在近日某研究院的調查中獲得網民高度認同。

九、軍工行業:國防投入續增催生增長預期

提交給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審議的預算草案,對軍工板塊是一劑“強心劑”。預算草案稱,2013年我國國防費用預算為720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另外,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通飛董事長孟祥凱在兩會期間提出,建議放寬對軍工上市公司國有股權比例等限制,使軍工上市公司能夠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募集資金。

有券商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稱,國防投入持續加大令軍工經濟景氣度持續保持高點。報告認為,軍隊信息化投入將持續加大,相關裝備及其配套設施建設將是重中之重;海軍、空軍裝備領域加速更新換代進程,軍品采購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期。報告指出,我國裝備采購約占總預算30%,其他主要國家占比約35%~40%,俄羅斯更高達44.8%,預計我國此占比將逐年上升,“十二五”內有望提升到40%。

十、金融業:業務轉型升級提升市場估值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提高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競爭力。兩會期間傳出的人民幣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擴容、港澳臺投資者可開戶參與A股的消息,有望給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從短期看,入市資金量不會太大,但中長期可提升A股活力,給券商板塊帶來利好。

兩會期間,宋麗萍表示,未來全國性場外市場建設的目標是不僅要擴大到全國高新園區,而且要擴大到符合條件的所有非上市股份公司。場外市場擴容有望給券商經紀、投行、直投業務帶來增量收益,相關業務可能成為券商的第四大業務。

兩會期間,多位銀行界高管還表示,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的進程對銀行業績影響有限,商業銀行正在醞釀轉型,朝著特色銀行、多元化方向發展。民生銀行(600016)董事長董文標則公開表態,銀行股估值偏低,可做價值投資。 (證券時報兩會報道組)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