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3 01:09:0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霞 楊可瞻 實習記者 曾慈航 發自上海、成都
每經記者 王霞 楊可瞻 實習記者 曾慈航 發自上海、成都
肯德基、必勝客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NYSE:YUM)日前公布其中國銷售情況,第一財季中國同店銷售額下降了20%,其中肯德基同店銷售額下降了24%,必勝客下降了2%。
對于百勝而言,營收占到一半以上的中國市場對其至關重要。
談及百勝第一財季業績時,餐飲行業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食品安全問題曝出后,百勝加強了監管,努力重塑品牌形象,以吸引消費者回到他們的餐桌前。
2月業績有所好轉/
百勝表示,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在華同店銷售額將下滑20%,跌幅較其早前的預期有所收窄。早前,百勝餐飲集團曾預計,在今年第一季度,其在華業務部門的同店銷售額可能會下降25%,這涵蓋今年1月和2月的業績。
同店銷售以開店至少一年為前提,是同一間銷售店在相同時期下的銷售額,可以反映零售商的整體盈利能力。
記者了解到,今年2月百勝在華同店銷售額已出現反彈。中國部門2月同店銷售額增長2%,其中肯德基同店銷售額零增長,必勝客增長13%。
雖然銷售業績下滑約五分之一,但跌幅仍好于分析師們的預期中值25%。
今年1月,受“問題雞”事件影響,肯德基與必勝客同店銷售分別重挫41%和15%,但在2月,上述兩項指標分別持平和上漲13%,推動百勝中國區2月同店銷售上漲約2%。百勝認為,春節有一定積極作用,但對1季度的同店銷售影響偏中性。
截至周一收盤,在紐約交易的百勝盤后上漲5.4%,至67.84美元。今年以來,累計回報率為2.17%,跑輸同期標普500指數近7個百分點。
中投顧問酒店餐飲行業研究員康建華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第一財季業績好于預期的主因是:一方面,我國宏觀經濟形勢逐漸回暖,消費者對餐飲的消費量大幅提升,在大環境利好的背景下,百勝也有所裨益,另一方面,自肯德基曝出安全問題之后,百勝對其旗下餐飲企業加強監管,服務質量有一定程度提高,促使消費者對百勝的負面情緒有所減弱。
極度依賴中國市場/
彭博數據顯示,百勝極度依賴中國區的銷售。在截至去年年底的2012財年,百勝總收入136.3億美元,中國區占比接近51%,同期營業利潤21.4億美元,中國占比47%。
但是此前由于中國餐飲市場本身不景氣,以及旗下肯德基曝出“問題雞”事件,百勝餐飲集團在華業績呈現出疲軟的跡象。
百勝集團最近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百勝集團中國區業務在同期同店銷售額、中國區餐館利潤率、中國區運營利潤等三大指標上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目前,公司正在采取各種措施“救市”。肯德基于今年展開了“雷霆行動”,記者了解到,肯德基的“六大行動”包括加速淘汰具有潛在風險的雞舍、做好雞肉供應商的優勝劣汰、扶持新型的養殖模式、加強檢測等,淘汰了十分之一的供應商。
一位餐飲觀察人士告訴記者,對于百勝而言,在華業務至關重要,是帶動業績實現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如果中國市場出現比較大的波動,對公司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
海外分析人士稱,另一個不利因素來自于百勝的競爭對手,包括麥當勞和漢堡王 (BurgerKing),兩者都是以牛肉快餐為主,這可能會影響專注雞肉餐飲的肯德基。
彭博匯編資料顯示,以市值看,百勝目前為306億美元,低于麥當勞的992億美元,是全球餐飲行業平均水平的一倍多。但以最近1年EPS增速看,百勝為23%,高于麥當勞的1.5%以及行業的18%。
康建華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肯德基和麥當勞所實行的一些吸引消費者的措施,短時間內效果將不會十分顯著。“但隨著我國經濟形勢不斷好轉,以及消費者逐漸恢復對‘洋快餐’的信心,預計一年左右肯德基和麥當勞業績能夠回歸。”
而肯德基中國區收入減速,可能會影響到一家A股上市公司。據記者了解,錦江股份(600754,SH)持有上海肯德基42%的股權。此外,錦江股份還持有杭州肯德基、無錫肯德基和蘇州肯德基各8%的股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