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3-03-01 08:43:45
作為上海“十二五”重大發展的六大功能區域之一,臨港地區今后發展將步入快車道。
在昨日上海市政府舉行的發布會上記者獲悉,上海市在臨港地區“建立特別機制和實行特殊政策”(“雙特”政策)的三十條細則已出臺。按計劃,到2020年,臨港地區將基本建成高端制造要素集聚,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的“智造城”。
扶持高端制造業
臨港地區位于長江和東海交匯之處,靠近洋山深水港和浦東空港,是上海的東部門戶。
去年9月由上海市政府正式發布臨港“雙特”政策,昨日再次出臺“臨港三十條”,對“雙特”政策進一步細化。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肖林介紹,臨港地區的開發是上海實現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
據了解,“雙特”政策提出,臨港地區要重點發展能源裝備、船舶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等,做強做大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
根據“臨港三十條”,臨港管委會將建立每年10億元的產業專項發展資金,設立以國資為主的10億元種子基金和社會資本參與的規模達100億元的臨港產業基金,推動地區產業發展。目前,中船集團、中集集團(000039)、上海汽車、馬士基、西門子等一大批國內外著名產業集團已入駐臨港產業區。
此外,記者了解到,在此次發布的“臨港三十條”細則中,有不少政策即使放在全國范圍看,創新含量也非常高。比如,為了解決上海土地成本偏高的問題,臨港實行工業用地彈性出讓,設定10年到50年不等的出讓年限,出讓價格按相應年限通過評估確定。上海臨港地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朱嘉駿表示,臨港實行彈性出讓,一方面降低企業成本;另一方面年限到期后還有再次選擇的機會,這實際上增加了用地的靈活性,更加符合市場的需要。
“買房5年入戶”系誤解
臨港除了在產業經濟發展方面有一系列扶持政策,近日一則關于戶籍的傳聞也讓臨港備受關注。
隨著近10年來上海人口快速增長,上海戶口逐漸成為稀缺資源,戶籍政策更是備受關注。日前,一則“在臨港新城買房5年可落戶上海”的消息在網上引起關注。
在昨日上海市政府舉行的發布會上,朱嘉駿表示,上述說法是誤解,目前只有特殊的人才可以直接落戶。不過,“臨港三十條”中規定,對于工作和居住都在臨港地區的,可在居住證制度中專項加分。
據了解,目前在上海申辦常住戶口,一般需要持居住證7年。專項加分后,轉戶口的年限可相應縮短。肖林介紹,臨港地區的居住證加分政策具有上海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條件,目的是為了集聚人氣,吸引人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