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02-22 08:45:01
繼周二重啟28天正回購后,周四,央行又重啟了91天正回購,這是時隔約8個月后,91天正回購的首次亮相。至此,本周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高達9100億,創下歷史新高。
周四,央行共開展了200億正回購,其中28天和91天期的各為100億,利率均繼續持平,分別為2.75%和3.05%。
適度回籠“泛濫”的流動性,是春節后28天和91天正回購相繼重啟的主要原因。分析人士認為,中標利率雙雙持平,再次顯示正回購重啟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轉緊,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回收過多的流動性。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告訴記者,重啟正回購,主要是央行面對1月份外匯占款投放較高所做的對沖措施,并不代表貨幣政策態度的轉變。
事實上,盡管本周凈回籠9100億,但其中8600億均為春節前投放的逆回購到期,故央行本周僅“加碼”了500億正回購,實際的回籠力度仍屬溫和。
在此背景下,正回購的重啟,對銀行。間市場資金面造成的沖擊也相對有限。
周四的貨幣市場上,短期品種資金價格繼續小幅上漲,漲幅最大的為隔夜回購利率,上漲了14個基點,至2.03%,7天回購利率僅上漲了5個基點至3.00%。
此前機構預測,春節過后,將有超萬億的節日資金陸續回流,這成為正回購雖重啟,但對資金面沖擊有限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機構測算,目前隔夜和7天回購的合理區間分別在2.3%和3%左右,而實際情況則是,近期的隔夜回購利率明顯偏低,而7天回購利率則處于合理區間,這與去年5月份資金面極度寬松時的格局明顯不同。
對此,國金證券。債券分析師王申指出,SLO(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的出臺,強化了機構對資金面的樂觀預期,越來越多的杠桿持有者將被引導開始選擇更短期的資金,以保持盈利空間,這本身就意味著市場能夠承受的邊際波動在降低,而隨著正回購的重啟,其中的潛在風險值得關注。
展望下周,由于逆回購停發,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量為零,央票和正回購到期量也為零。在回籠和投放壓力均不大的情況下,公開市場的操作空間將更大,正、逆回購有望交叉開展,在目前資金面仍較為充裕和外部流動性預期較高的背景下,市場預期正回購有望持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