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31 01:00:2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2010年8月上市的天業通聯(002459,收盤價6.54元)頗為不順。上市后的第二年,公司業績就下滑超過90%,到了2012年更是預虧過2億。由于業績不佳,天業通聯股價已較發行價下跌超過60%。
在上述背景下,天業通聯部分董事、監事、高管主動提出自愿降薪申請,降薪總額超過100萬元。不過,高管主動降薪的“義舉”想要獲得掌聲并不容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主動降薪的部分高管,此前通過減持公司股份已套現逾千萬元,此次其所減薪酬只不過是此前套現金額的“零頭”。
6高管降薪逾百萬
全球經濟不景氣、行業低迷、投資收益下滑、生產成本大漲、產品價格下跌……去年大量A股上市公司遭遇業績下滑,公告的理由多是這些客觀原因。不過在投資者心中,拿著高額薪酬的高管們有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承擔責任方面,天業通聯的高管們表現“搶眼”。1月29日,天業通聯公告稱,公司2012年度經營業績大幅下滑,為扭轉不利局面,公司部分董事、監事、高管為表明與公司共度危機的決心,提振公司全體員工信心,特主動向公司董事會提交2013年自愿降薪申請。
具體來看,天業通聯董事長朱新生年薪自愿降至20萬元;董事、總經理楊芝寶年薪自愿降至24萬元。此外,董事、副總經理王金祥,監事會主席楊振忠,副總經理裴南箕,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徐波年薪自愿降至20萬元。2011年年報顯示,朱新生年薪為39.46萬元,副總經理裴南箕為51.74萬。總的來看,6位高管合計降薪逾100萬元。
降薪誠意待考究
雖然天業通聯高管集體降薪為公司省下了100多萬,但這不過是杯水車薪。因為在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已經虧損1.25億元,且去年全年預虧2.3億~2.8億元。
天業通聯于2010年8月登陸A股,但是到了2011年,公司凈利潤僅有753萬元,與2010年的9901萬元相比大降92%。由于業績大滑坡,公司股價自上市以來一路下挫,目前股價相比發行價已下跌逾六成。
高管主動降薪就能贏得市場的好感?這對天業通聯恐怕不適用。因為在這批主動降薪的高管中,有人在公司陷入業績困境后選擇大幅減持股票,且套現金額遠高于薪酬的縮水幅度。
以天業通聯總經理楊芝寶為例,其年薪由39.87萬降至24萬,減少近20萬元。但是其在2011年和2012年多次減持公司股份,累計套現超過1100萬元。又如副總經理王金祥,過去兩年中減持金額超過1400萬元。另外,楊振忠和徐波兩位高管,在過去兩年間也有減持記錄。
高管前后明顯自相矛盾的行為,其與公司“共度危機的決心”有幾分真實性,值得仔細甄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