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30 01:03:1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梅俊彥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梅俊彥 發自深圳
昨日(1月29日),有報道稱,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 (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常務理事會可能從下周一開始取消信用債發行價格的點差保護。不過,該消息尚未得到交易商協會證實。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交易商協會每周一下午例行公布短融、中票的定價估值,主承銷商依據該估值定價分別加一些基點的點差,確定信用債的發行利率。
一位銀行間資金交易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實際上是為了保證承銷商的收益,活躍債券市場。
“比如說交易商協會的定價估值是3%,有10個基點的點差,這就意味著發行人要以3.1%的價格給承銷商,最后承銷商可以3%的價格賣掉。”上述交易員表示。
一位債券分析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點差保護的道理跟“打新股”類似,新債一二級市場有價差能夠讓承銷商有更多動力去做新債。
“點差保護剛出來的時候,承銷商是非常積極的。隨著債券市場的發展,發行價格逐步透明,加上交易商協會的一些控制,實際點差由原來的幾十個基點壓縮到幾個基點。可能考慮到這個,交易商協會覺得是時候取消了。”一位資金交易員指出。
據上述報道,下周一開始,交易商協會將只例行公布短融、中票的定價估值中樞,不再公布定價估值中樞上的具體保護點差。具體實施方案可能還包括若定價估值的報價機構的報價超過估值20個基點,將被要求向交易商協會遞交說明。
“剛開始取消,這種點差的動力肯定還是存在的,未來是否會消失還是需要時間去觀察。總的來說,這樣一來能夠使得發行人在價格上有更多的選擇空間。”一位債券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哈爾濱銀行分析師崔小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取消點差保護,是利率市場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化。市場有了自己的定價規則,就不需要這個點差來保護承銷商了。”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市場共發行企業債484只,發行規模達到6499.31億元。有消息指出,2012年前11月,經交易商協會注冊發行的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年度發行量近2.5萬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