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基層新醫改債務壓力加重 盼長效財政補償機制“補血”

2013-01-17 01:35:3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隨著醫改的推進,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逐漸暴露出來。

1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取消以藥補醫后,諸如償還藥品歷史欠債問題、補助醫院因取消藥品加成所減少的收入問題,讓財政補償壓力極大。這一點,在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

對此,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蔣華陽認為,財政補償落實效果不佳,跟醫院、藥店、醫生之間的灰色收入鏈條遲遲難以打破有巨大關聯。

部分省區資金缺口達數億/

2012年,在全國18個省份311個縣(市)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中,中央財政按照每縣 (市)300萬元的標準發放補助資金。但由于債務壓力的影響,這一改革如今正面臨著不小的障礙。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醫改辦表示,2012年在推進醫改工作的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化解資金的缺口較大。據初步匯總,廣西全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長期債務為8.2億元,其中2009年及以前年度形成的未償還債務5.2億元。2011年底,中央下達了廣西一次性補助資金1.04億元,2012年自治區本級將安排1億元作為化債專項資金,但資金缺口仍超過6億元。

“國家要求2013年9月前各省份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清理化解工作,如不及時解決,將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破除以藥補醫后新機制的平穩運行造成不利影響。”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醫改辦表示。

陜西省衛生廳醫改辦坦言,隨著新醫改的深入,基層財政負擔日益繁重。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后,償還藥品歷史欠債問題以及補助醫院因取消藥品加成所減少的收入,讓財政補償壓力極大,尤其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短期內很難建立長效的財政補償機制。

卓創資訊醫藥行業分析師趙鎮認為,以前醫院超過50%的收入來自藥品,取消以藥補醫后,醫院收入會銳減,當然會引起資金壓力驟然加大。在部分地方因土地收入下降的情況下,很多地方政府承受不了,出現財政補貼不到位、機制難建立的現象,目前看也有一定的普遍性。

亟待建立長效財政補償機制/

如何緩解基層新醫改推進過程中的“陣痛”?

對此山東省衛生廳醫改辦建議,首先應當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另外可考慮改革財政投入方式,主要按人均財力水平進行分類補助,不應按照傳統上的東中西部補助標準來劃分。

陜西省衛生廳醫改辦認為,應盡快展開財政投入情況專項調研,確定以中央和省兩級財政投入為主導,各級財政分層分類共同承擔財政投入責任,向基層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傾斜,降低縣級財政負擔比例。并對醫改中需要建立和已經建立的體制機制進行梳理,展開針對性的研究總結,逐步形成制度體系。

河南省衛生廳醫改辦則希望在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中,建立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分擔機制。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的支持力度,緩解縣級財政投入壓力。建立以服務人口和財政困難程度為主要指標的資金分配制度,向人口大縣和中西部地區傾斜。“由于縣級醫院普遍債務沉重影響整體發展,建議盡快研究制定縣級公立醫院債務化解辦法,讓縣級醫院輕裝上陣,推進綜合改革。”

蔣華陽認為,建立長效的財政補償機制迫在眉睫,也是保障醫療衛生體制有效運行的關鍵要素,尤其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而言意義重大,相關補償資金能否及時、全額落實,很大程度上將影響部分機構的生存狀況。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將醫療衛生領域的補償機制單獨設立,資金獨立、管理獨立、監管獨立,使相關資金能夠保質保量地落實到位,進而保障補償機制長期有效的運行。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www.jzqfr.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