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6 01:10:2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實習生 楊瑞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實習生 楊瑞 發自北京
2012年究竟有多少地王誕生?國土部給出了答案:兩塊。
昨日 (1月15),國土資源部就《2012全年及第四季度重點城市地價監測成果發布》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土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價所所長趙松在發布會上表示,2012年僅有兩宗地塊成交單價超越了2007年以來所在城市的歷史高值,可以稱為“地王”,其余地塊均不符合判定標準。
趙松預計,2013年全國城市地價總體水平將小幅溫和上漲。其中,商服、住宅等房地產用地價格在經濟支撐與調控抑制的雙向作用下,總體平穩,局部或敏感波動。
地價低位盤整 真地王僅兩塊/
“在2011年土地、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地價增幅逐季放緩的基礎上,2012年全年地價整體水平未現大幅波動,在冷中趨穩的主基調中,年末略有回升。”趙松表示,對房地產、住宅用地而言,全年總體呈現量跌價穩的態勢,各季度地價環比增速低位盤整。
2012年末,在全國105個主要監測城市中,住宅地價同比漲幅在5個百分點之內的城市個數超過80%,其中27個城市住宅地價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與此同時,去年全年異常交易地塊數量及溢價水平也處于調控以來的低值,與土地供應前低后高的規律基本一致,全年異常交易隨各地推出的土地量增長而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往年。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年上報異常交易地塊275宗,比去年的609宗大幅下降;溢價率方面,2012年上報異常交易地塊平均溢價率比2011年的均值降低了30個百分點。
盡管如此,去年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很多機構紛紛發布報告稱,上海、深圳、南京、長沙以及蘇州等地的地王紀錄被刷新。
對此趙松特別指出,“地王”和“溢價率”常被視作表征土地市場熱度的重要信號,但由于準確全面掌握信息有一定困難,加上缺乏必要的解讀,市場也出現了因誤讀、誤解而助推情緒波動的現象。根據分析,2012年僅有兩宗成交單價超越2007年以來所在城市歷史高值的地塊,可以被稱為“地王”,其余地塊均不符合判定標準。
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也持相同觀點,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的土地成交單價并未失去理性,雖然部分區域創造了新高,但相比2010年地王潮中出現的地王,當時動輒出現樓面價超過在售物業價格的現象,而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去年出現的所謂地王,其價格疊加合理的開發成本后,很少有超過在售物業價格的。
他舉例說,去年出讓的南京濱江G50地塊雖然被冠以“地王”稱號,但其樓面價只有7754元/平方米,而且僅有一家出價,雖然可以代表土地市場的回暖,但歸類于地王有些牽強。
商住倒掛改觀 結構回歸常態/
2012年在土地市場深入調控的背景下,地價結構也出現了明顯變化。
去年末全國主要監測城市地價總體水平為3129元/平方米,商服、住宅、工業地價分別為5843元/平方米、4620元/平方米和670元/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商、住、工各用途地價漲幅分別為3.34%、2.26%、2.70%。其中,商業、住宅地價同比漲幅均處于近十年來的低位,僅略高于2008年,且全年住宅地價累計漲幅在三類用地中最低,這也是近兩輪市場波動中首次出現的狀況。
對此趙松解釋稱,從2009年以來的商住倒掛,住宅地價漲幅超過商服,到今年的接近工業地價漲幅,地價呈現結構性調整。
鏈家市場研究部研究員張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主要是由于市場環境的不同造成的。土地市場成交趨勢除受到供應節奏影響外,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市場預期及銷售情況。2009年正是房企非理性拿地、大規模擴張的時期。而到了2012年,調控環境未變,房企拿地仍然謹慎,目前這種地價結構屬于回歸正常狀態,肯定好過此前房企瘋狂拿地之時。
中指院報告顯示,2012年,十大代表性房企在全國129個主要城市拿地396宗,規劃建筑面積共計9032萬平方米,拿地數量繼續下降至近3年最低。
相比之下,商業地產則未受到調控的明顯沖擊,發展較為平穩。仲量聯行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北京甲級寫字樓市場租金已經連續12個季度實現上漲,2012年租金增幅為17.1%,香港和上海同期也分別實現了3.6%和2.2%的租金漲幅。
陽光100副總裁范小沖認為,中國房地產已經進入 “白銀時代”,無序競爭時期已經結束,未來地產發展方向將向商業地產、旅游地產以及城市綜合體等轉移,比拼的是專業開發能力。
市場依然理性 今年或溫和上漲/
回顧2012年土地市場,前低后高的趨勢異常明顯,特別是四季度在許多城市出現供需兩旺景象。這也被看作地市新一輪回暖的標志。
不過趙松認為,高溢價成交地塊的溢價率水平仍處于調控以來的低值,顯示當前土地市場依然處于相對平穩期,不存在因市場預期較好導致的非理性追漲。
趙松表示,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國內宏觀經濟指標持續企穩回升,房地產市場投資開發和銷售恢復性增長,各項指標的持續向好,支撐了2012年第四季度地價漲幅平穩中略有回升。中央繼續強調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動搖,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政策跟進,投資投機性需求將進一步得到遏制。
國土部判斷,綜合國內外因素影響,預計2013年城市地價總體水平將小幅溫和上漲。其中,商服、住宅等房地產用地價格在經濟支撐與調控抑制的雙向作用下,總體平穩,局部敏感波動。
對于2013年的土地、房地產市場形勢,趙松表示,要加強差異化管理,密切關注房價、地價等市場信號波動較大的城市,完善土地利用的約束監管機制,確保穩定房地產用地供應、抑制異常地價的相關措施落到實處。
張大偉認為,目前部分城市對土地出讓都制定了某些政策,要求在超過溢價率限制后競爭配套保障房等,從對市場的實際影響來看,這樣從數據上的確避免了創造歷史新高的可能性,但實際上剔除保障房等因素之后,其價格對市場的影響依然存在。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www.jzqfr.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