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5 01:10:1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玉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玉敏 發自北京
“善融商務”是建設銀行2012年推出的以專業化金融服務為依托的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僅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關鍵詞是“善融”。在建行下的這盤大棋中,王牌還是“融資”服務。據了解,該平臺上線半年來,建行已通過“善融商務”向客戶成功發放近十億元融資貸款。
有人稱贊,建行率先發展電商金融的做法是很有遠見的。但建行內部人士卻表示:“既有遠見,也是務實的做法。發展電商同樣是為了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小微企業。建行此舉目的是依托善融商務平臺上的交易數據,挖掘小企業客戶融資需求,為小企業客戶融資難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途徑。”
在平臺積累的網絡交易記錄可為融資“加分”,全流程不落地操作就可實現在線融資。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主對這種融資模式表示歡迎,江門一家企業主在拿到貸款的那一刻,感慨萬千,“善融商務商城不但為我們提供了新的銷售渠道,還解決了我們的融資難題。”
“數據”背后的商機/
隨著阿里小額貸款的推出,隨著淘寶、騰訊、中國平安“三馬”聯合進軍金融業,傳統商業銀行的部分市場已經被電商平臺所搶占。
銀行大佬們顯然不甘于此,反“守”為“攻”,掌握金融電商之戰的主動權只是銀行的第一步,要另辟蹊徑,彎道超車才是銀行的目的。相對于通過電商平臺掙取的錢,銀行更看重其大量交易數字背后的“商機”。
金融和電子商務有著天然的結合點,電子商務網站日積月累有大量交易資本信息,這才是最珍貴的,這些絕對不是簡單的信息,它包含有大量的長期資金往來,銀行也是看中這塊。分析人士甚至預計:“金融業務在全行業收入中比重大大下降,數據業務在全行業收入中比重大大上升。”
互聯網時代,數據就是財富。銀行需要真實的交易數據來反映企業的信用狀況和金融需求,進而建立一套基于真實數據背景的信用機制,向商戶推送符合需求的金融產品,在提供金融服務的過程中實現盈利,這是建行之所以花大力氣搭建善融商務平臺背后的初衷。
建行2012年6月28日正式推出的善融商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網上商城,所涵蓋的功能服務中,除了大家所熟知的B2B采購批發業務和B2C零售網購業務外,更重要的是它的融資貸款的功能。
記者從建行方面了解到,善融商務正是通過建立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整合平臺,參與供應鏈流程服務,滿足客戶電子商務的需求,拓展建行新的客戶渠道,帶動企業融資、個人融資、分期付款等銀行金融服務的發展。此舉可以將銀行的傳統支付結算業務、融資業務、負債業務向電子渠道發展,為銀行創造新的市場機遇和利潤空間。
建行網絡銀行“e貸通”產品是為電子商務客戶量身訂制的網絡融資產品,“善融商務”客戶通過在平臺上積累的網絡交易記錄獲得增信,并通過全流程不落地操作實現在線融資。目前,該行已累計向120戶 “善融商務”平臺客戶發放近6億元網絡銀行“e貸通”貸款。
小微企業貸款“綠色通道”/
建行 “善融商務”主打 “融資牌”,走的是一條與傳統電商不一樣的道路。建行充分利用其自身傳統優勢,借助“善融商務”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是,商家能夠通過網絡信用累計等多種方式獲得貸款,擴大生產經營規模。
江門市高峰實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峰實業)是一家專業從事代理銷售箱包、皮帶及其他皮革制品的貿易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是一家微小型企業。其主要是通過淘寶商城銷售產品,近年來,該公司一直希望拓展銷售渠道,增加銷售量,擴大公司規模。但由于自有資金有限,入駐知名電子商務平臺和擴大產品采購均需要大量資金,這一愿望一直未能實現。
2012年6月,在建行“善融商務”上線后,客戶經理向高峰實業介紹了善融商務能夠免費入駐,并可方便、快捷地獲取融資后,該公司進駐了善融商務平臺。大概3天左右的時間,高峰實業完成了從注冊到認證的全部過程,之后就開始在商城上進行店鋪的布置和產品的銷售。
隨著“善融商務”平臺企業商城的不斷完善,商城知名度不斷提高,該客戶在商城中的業務飛速發展,成交量日益增長,截至12月16日,該公司已在善融商城中實現交易1031筆,交易金額達到2089.5萬元。
為了支持高峰實業擴大業務發展,增加產品采購,基于其在“善融商務”中較為明確的交易行為和交易記錄,建行經過對客戶經營情況的綜合判斷,采用“綠色通道”,3天內完成了對該公司的貸款的申報、審批工作。2012年12月7日,高峰實業欣喜地從建設銀行獲得了一筆5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
談到融資經歷,一家小企業主感慨:“過去,像我們這樣的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后來,融資成為可能,但融資手續也是非常復雜,企業的線上交易與線下融資是完全割裂的;現在,善融商務讓我們線上交易、線上結算、線上融資同步進行,解決了我們生存與發展的問題。”
正是得益于這種“免費午餐”加“合作共贏”的模式,善融商務上線半年以來,取得了不菲的業績。據建設銀行電子銀行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善融商務”目前簽約商戶已經過萬,會員已發展近百萬,在線商品多達近十萬件。
“撬動”商圈繁榮/
當一家企業把交易都搬到了網上,也會帶動整個行業和相關的企業把交易也搬到網上。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善融商務”平臺上進駐的專業市場,市場作為一個整體進駐平臺,旗下的商戶也獲得新的銷售渠道和融資渠道,進而推動整個市場的繁榮。
廣州錦東國際服裝城是一家以服裝批發為主的專業市場,商戶近千家。建行廣東省分行2012年6月28日向錦東市場首個聯保體(4家客戶)發放2500萬元網絡銀行貸款,根據客戶普遍缺乏足值抵押物的特點,建行廣東省分行重點推介了“以客戶選擇客戶、以客戶監管客戶、以客戶償還客戶”的網絡聯貸聯保產品。
這4家實力相當且無關聯的客戶,在相互了解并彼此互信的基礎上達成了聯合申貸的一致意向。廣東省分行馬上開展資料收集與盡職調查工作,在一周內完成申報和審批流程,每家客戶各獲貸500萬元。
據了解,善融商務企業商城(B2B)的融資貸款服務產品比較豐富,包括網絡聯貸聯保、網絡大買家供應商融資、網絡速貸通、e點通等,客戶可以線上提交貸款申請,查詢貸款審批進度等,既方便又實用。
建行“善融商務”融資產品的設計是以電子商務這一網絡環境為基礎的,并可通過電商交易的生態圈來促進交易量和融資貸款規模的雙增長。例如:“網絡聯貸聯保”是利用網絡平臺組建聯保體,聯保體成員之間互相擔保。“網絡大買家供應商融資”則是由供應商以網上大買家的訂單為依據。“網絡速貸通”需要憑借用戶網絡信用記錄,有效的抵質押擔保。
除此之外,在B2B交易中,銀行更看重的是以一家大企業為中心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位于福建長樂市的福建錦江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錦綸制造商,國內占有10%左右的市場份額。目前公司共擁有58條544紡位錦綸紡絲生產線,可年產錦綸紡絲16萬噸,聚合切片20萬噸。
據悉,該公司的下游有高達300多家的紡織企業。錦江科技一家龍頭企業加入“善融商務”后,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就可以憑借著大企業提供的訂單,獲得銀行提供的供應鏈融資。并且企業之間在“善融商務”平臺上的交易記錄,也將為企業向銀行申請融資支持的增信“加分”。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www.jzqfr.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