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12-27 18:03:06
“投機行為破壞了匯率市場定價機制,就應該被干預。”左小蕾說,資本項下完全開放也不應是理所當然的。
每經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12月27日,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與金融時報聯合發布“2012年度國際金融十大新聞”,其中“香港金融局多次入市干預匯率,金融風險引發關注”成為入選新聞之一。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指出,近期港元升值顯然是外匯交易市場上的投資活動所致,大規模賣出美元買入港元的操作推動港元升值,如果不是香港特區政府出手干預,聯系匯率將壽終正寢。
“投機行為破壞了匯率市場定價機制,就應該被干預。”左小蕾說,資本項下完全開放也不應是理所當然的。
港府干預匯率
2012年10月下旬至12月,大量資金涌入香港,提高港元幣值,香港聯系匯率制度承壓。香港金管局先后20次入市,賣出港元買入美元,以維持港元幣值穩定。左小蕾認為,美國等歐美發達經濟體量化寬松是這次港元升值的直接原因,外匯市場的大規模投機行為是推動港元升值聯系匯率的主要力量。
9月中旬美國宣布實施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全球流動性增加,10月香港呈現較大規模的資本流入,房市匯市出現大幅波動,甚至匯率大有突破香港聯系匯率之勢。香港數十年一直采取貨幣局制度的聯系匯率,即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
“聯系匯率的角色與1997年可能發生變化,但聯系匯率的無序解體帶來的影響將與當年如果索羅斯沖擊聯系匯率行動成功的結果一致,大規模的熱錢流入形成的合理可能比當年索羅斯單打獨斗更強。”左小蕾表示,熱錢推動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升然后套利立場,將帶來極大的危機和風險。
在左小蕾看來,近期港元升值與98年港元幣值情況一樣,與貿易支付需求無關,與經濟基本面也無關,港元升值和貶值由資金量決定,匯率已被操縱。“這是對市場原則的破壞。”
投機活動不能決定匯率
“投機活動不能決定匯率。”左小蕾稱,貨幣市場的投機活動決定匯率,決定是由和大宗商品價格,破壞市場定價機制,是市場失靈的表現。
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數次量化寬松已使全球外匯市場日交易量達到4萬億美元,全年達到800-1000萬億,超過危機之前596萬億規模,已是全球GDP的12-13倍,外匯市場充斥著投機,不斷帶來全球的動蕩和不穩定。
“2011年10月的全球新興市場國家不約而同干預匯率,就是對貨幣投機匯率的公開抵制。但投機操縱匯率行為卻被冠以市場行為,而不受任何監督和管制,政府的干預不該被譴責。”左小蕾稱。
避免人民幣離岸市場成投機貨幣
“沒有任何理論和實踐證明浮動的匯率機制是最優的,所以應該對大規模貨幣投機和金融資本自由流動加以遏制。”左小蕾認為,資本項下完全開放也不應是理所當然的,FDI有助于對流進國和流出國的福利,但金融資本沒有理論和實踐可以證明,而且實踐證明金融資本大規模流入會造成通脹、資產價格泡沫、本幣升值;大規模流出將導致金融危機。
“人民幣國際化不是以增加一個投機貨幣為目標,否則將增加新的不穩定因素,人民幣離岸市場不能成為培育人民幣作為投機貨幣的市場環境和條件。”左小蕾最后說道,政府職能要保持清醒和能力,隨時準備對“失靈”進行干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