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土地管理修法 公平補償取代“30倍上限”

2012-12-25 01:30:1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實習生 楊瑞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實習生 楊瑞 發自北京

昨日(12月24日),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草案刪除了現行法第47條中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以及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30倍的內容。

草案第47條第一款明確規定:“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照合法、公正、公開的原則制定嚴格的程序,給予公平補償”。此外,草案還要求“補償資金不落實的,不得批準和實施征地。”

在補償內容方面,草案在現行47條規定的土地補償、安置補助、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三項補償的基礎上,把住宅從地上附著物中單獨列出,并增加了社會保障補償。

國務院法制辦主任宋大涵在作草案說明時表示,從補償原則看,原47條的規定沒有綜合考慮土地年產值以外的其他因素,包括土地區位、供求關系以及土地對農民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功能。從補償標準看,“30倍上限”規定過死,不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各地不同情況。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原來土地法案第47條內容僅僅把農民的土地視為生產資料,按照其收益來計價征收,但其實對于農民而言,土地不僅是生產資料,還是保障資料,是他們工作的載體,這不是30倍上限的價格能夠計算的。

按照目前的土地管理法,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一般來說,一畝地一般征收補償不超過6萬元,折合到每平方米補償僅有約100元。

“當初規定的本身是有失偏頗的。政府在征收土地時應當要充分考慮到農民失去土地后在收益、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的補償。只有這樣才能在長遠上做到真正保障農民的利益。征地一定要和保障結合起來。”肖金成表示,這些內容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切實照顧到農民的利益,不過一旦施行下來,作為征地方的政府和用地方的開發商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困境。“上限取消后,土地的價格將會依照農民的使用和意愿,一切都靠市場原則來進行,土地成本將會抬升。”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www.jzqfr.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