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2-12-24 09:56:39
會議指出,明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目標任務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創新添活力”。
為期兩天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22日在京閉幕。會議指出,明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目標任務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創新添活力”,就是要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再獲豐收,確保農民收入增長勢頭不減弱,繼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消除制約農業發展的體制障礙,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業內人士在解讀會議精神時稱,構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是消除體制障礙的一個重要方面,為此,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的組織和制度創新、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
農業產業化繼續推進
黨的十八大要求,著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會議強調,要“抓住兩個關鍵”,即著力培養新型經營主體,既注重引導一般農戶提高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又扶持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著力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和多元服務主體,通過提高組織化程度實現與市場的有效對接。
據了解,指導明年“三農”工作文件的主題鎖定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討論稿)》,強調要積極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明年,農業部將加大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
業內分析稱,農業產業化是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重點方面,預計將繼續得到推進。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堅持把發展農業產業化作為農業農村工作中一件大事來抓,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支持政策和措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快速發展。農業機械、農資流通等板塊的公司有望受益。
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
會議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按照黨的十八大要求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要“守住一條底線”,即充分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限制或者強制農民流轉承包土地。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被認為是圍繞保護農民土地權益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礎。2012年底,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將全面進入收官階段。來自國土資源部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率達到86%。天津、海南、安徽、廣西等地發證率達到95%以上。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城市化率的提高,農民大量進城,這為土地規模經營創造了一定的條件。未來,隨著土地的流轉和進一步集中,農民將真正獲得“解放”,并促進農業產業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在此過程中,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必須得到充分保障,這將有利于農民收入的進一步提高。
農用土地流轉將促使農用土地增值得以實現。擁有農業土地資源的公司未來農業用地收益的增長除來自報表中利潤增長之外,還會表現為土地資源價值的上漲,公司整體估值水平將獲提升。此類上市公司包括亞盛集團、北大荒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