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8 00:59:53
財政部宣布,2013年1月1日起將對780多種進口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其中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關稅為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亞蟬 胡健 實習生 楊瑞 發自廣州、北京
每經記者 李亞蟬 胡健 實習生 楊瑞 發自廣州、北京
昨日(12月17日),財政部宣布,2013年1月1日起將對780多種進口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其中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關稅為5%,顯著低于最惠國15%的待遇,為目前稅率的一半。
關稅司:為了增加進口
據財政部關稅司介紹,實施暫定稅率目的是為了增加進口,滿足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及消費需求。此次實行暫定關稅的品類中新增和進一步降低稅率的產品主要為五大類,包括調味品、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中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的暫定稅率被定為5%,僅為20%的最惠國稅率的四分之一。在今年年初,上述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關稅由20%降至10%,供嬰幼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食品則從15%下降至5%。
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洋盛中衰”局面由來已久,國家連續兩年下調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進口關稅頗受業內關注。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公布的數據顯示,進口奶粉的市場占有率已從2008年前的30%左右躍升到50%以上,在高端奶粉市場,這一數據更是超過70%。資深乳業分析師陳渝則進一步表示,今年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估計將有600億元的規模,其中中高端產品占一半以上,洋品牌又占據其中的80%份額。
不過,國外奶粉在經過越洋關稅和層層加價后的柜臺價卻讓不少家庭望而卻步,海外代購和“托粉團”成為需求者們新的選擇。日前,有媒體報道,在香港街頭,內地“拖粉團”趁著圣誕折扣季的到來活動頻繁,導致多個進口奶粉品牌在香港中心地帶出現斷貨。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關稅在洋奶粉價格中所占的比例很高,此次對進口奶粉關稅稅率的調整恐怕也是對社會呼聲的一種回應。”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時說道。
洋奶粉零售價影響甚微
國內奶業專家王丁棉表示,盡管國家對特殊嬰幼兒奶粉進口關稅連年下調,但對奶粉市場的影響甚微。連續下調進口關稅的特殊嬰幼兒奶粉針對的是特殊消費群體,大約只有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二的嬰幼兒才適用這些產品。因此盡管惠氏、雅培、美贊臣均涉及該領域,但市場其實很小。
關稅下調,趙萍不認為這將會給過高的洋奶粉零售價有較大的“減負”作用。趙萍介紹,按照年初公布的《海關稅則》里,對于進口奶粉的計稅是以單價200元為標準,而關稅在進口奶粉售價的比例中只占10%左右,“海關關稅并不是構成奶粉成本的主要因素。”
此外,她還補充道,洋奶粉價格過高其實還和國外品牌的市場營銷策略相關,“如果國外奶粉企業在市場中采取高價策略,這也會是造成價高的因素之一。因此,想通過關稅的降低來期待洋奶粉零售價的降低,會很難。”
王丁棉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外嬰幼兒奶粉品牌在中國市場非常強勢,從2005年至今,每年價格漲幅均達到15%~16%,即使是在當前國外原材料成本下降的情況下,也并未改變這一勢頭。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則表示,在洋品牌奶粉的價格構成中,關稅和檢測費用的比例是28%~30%,盡管其占比較高,但是其對洋奶粉價格影響卻很小,因此關稅的降低使其降價的可能性較小,即便能夠使其降價,幅度也非常有限。“洋奶粉之所以能夠頻頻漲價,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占據一半以上的中國市場份額,享有價格的控制權。”
簡愛華認為,國家連續兩年降低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進口關稅將會給國內外嬰幼兒奶粉行業造成截然不同的兩種影響。國家連降關稅有利于更多國外嬰幼兒奶粉的進入;而由于當前洋品牌已經占據我國奶粉行業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對國產品牌造成很大沖擊,連降關稅還將擴大其對國產品牌的沖擊面。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www.jzqfr.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