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2-11-30 08:53:34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陳文彬
今年以來,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以及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下滑的背景下,業績增長穩定性以及現金流等指標成為衡量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標準。上市公司資金面整體緊張,因此家底豐厚、持有較多現金的公司更能凸顯出優勢。統計顯示,剔除金融類和ST(特別處理)公司,三季末貨幣資金和凈資產比率超過1倍A股公司共有85家。
數據顯示,在統計范圍內,三季末貨幣資金與凈資產比率超過100%的公司有85家,其中上市時間超過10年的公司有68家,占比八成;624家公司介于50%至100%之間;近半數公司介于20%至50%之間;小于20%的公司有512家。
上市時間比較久的公司成為現金充裕的代表,而今年上市公司中,沒有1家公司貨幣資金和凈資產比率超過1倍,逾六成公司處于50%至100%區間內。之所以出現以上情形,或許與今年新股發行改革后,新股超募現象得到明顯改善,因此躺在銀行中“閑錢”數量有限不無關系。
在貨幣資金和凈資產比率超過1倍的85家公司中,批發零售行業占據24家,機械設備和房地產分別有13家和10家,此外,醫藥生物等非周期類行業公司數量也相對較多。從85家公司手持貨幣資金數量來看,中國鐵建(601186)獨占鰲頭,三季末貨幣資金高達867.30億元。中國重工(601989)、中國遠洋(601919)和格力電器(000651)等12家公司緊隨其后,三季末貨幣資金均超百億。約六成公司貨幣資金介于10億元至百億元之間,中國海誠(002116)等20家公司不足10億元,但均超過億元水準。
具體來看,東凌糧油(000893)是85家公司最不差錢的代表。三季報顯示,三季末東凌糧油貨幣資金高達36.26億元,凈資產為3.45億元,貨幣資金與凈資產的比率為1051.74%,相比年初貨幣資金余額16.48億元,增長120.06%,東凌糧油將原因解釋為:主要由于報告期公司開展外匯交易業務增加外幣定期存款。除此之外,三季末東凌糧油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2943.40萬元,同比大增565.60%,主要原因在于報告期壓榨毛利好轉。從前三季業績來看,東凌糧油實現凈利潤3735.13萬元,同比增長152.85%,然而股價卻并沒有和業績保持同步增長,今年來已累計下跌15.16%。
雖然85家公司不差錢,但是前三季獲取現金的能力卻差異明顯。其中,53家公司前三季經營性現金流為正,52家公司前三季經營性現金流同比上升。格力電器三季末貨幣資金為327.17億元,是凈資產的1.32倍,同時,前三季經營性現金流為183.78億元,同比大增188.37%。與此相對的是,中國重工三季末貨幣資金為646.64億元,是凈資產的1.54倍,但前三季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90.95億元,同比下降26.48%。兩家公司均手握巨額現金,但經營獲取現金能力明顯不同。
通常來講,不差錢公司在企業擴張和投資等領域擁有更多自由和優勢。但不差錢不等同于績優,在85家公司中,中國遠洋等18家公司前三季都有不同程度的虧損。目前85家公司中已經有16家公司公布全年業績預告,其中預喜公司占比五成。(陳文彬)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