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2-11-29 08:57:28
來源: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朱茵
2012年11月28-29日,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舉行以“新城鎮新產業”為主題的申銀萬國·投資中國戰略年會暨上市公司交流會。會議上申萬研究所表示,由于經濟見底遲遲未到,因此股市見底為時尚早,未來兩月仍有下行可能,明年4月份才是決斷時間。
改革有望推動經濟走出底部
申萬研究認為,2013年中國經濟仍面臨風險,但風險總體可控,改革釋放的需求和增長潛力,將是推動中國經濟走出底部的希望。申萬研究預計,中國GDP繼續在L型底部波動,全年增長7.8%;物價總體維持低位,預計CPI和PPI分別上漲2.7%和0.5%。總體政策將維持中性偏寬松格局,存款準備金仍處于高位,具有下調空間,預計明年全年新興市場經濟體保持資金流入,但由于后金融危機使其不確定性增強,預計明年年底之前降準2次,而目前中國資金價格偏高,需要降息應對,預計2013年降息一次,時間窗口在上半年。總體看,上半年風險在增長,下半年風險在通貨膨脹。
但是世界經濟繼續在危機的泥潭中掙扎,低速增長仍是主要表現,加大創新、開拓新市場、貨幣寬松、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局部沖突和戰爭將是主要趨勢。內外部形勢倒逼更有力度的改革,市場潛力釋放需要更有力度改革。作為公共管理者的政府,將謀劃未來的改革;作為實業和證券的投資者,應把握未來可能的大變革帶來的投資機會。
申萬研究認為,改革釋放的需求和增長潛力,將是推動中國經濟走出底部的希望。從市場、改革預期和改革推進的進程出發,三大主線尤其值得看好:一是基礎設施投資,二是醫療環保TMT非銀金融等服務業發展,三是改造傳統產業以及技術革新帶來的裝備需求增加。
2013年A股將處熊牛之界
申萬策略分析認為,當前股市向下的螺旋仍未結束,經濟見底遲遲未到,股市見底為時尚早。
申萬研究指出,2013年的投資可能經歷三個階段、兩種路徑。第一階段是春節前的2個月,股市環境依然不好,中小盤股票的風險更大,建議保持低倉位,用地產股去防御;第二階段是傳統意義上的“春季躁動”,依然值得期待,選擇恰當的主題是關鍵;第三階段是4月決斷,政府對房地產的態度很重要,從此展開兩種路徑。如果放松地產,則先中游后通脹,之后是漫漫熊途;如果繼續調控,短期市場還會創新低,但對中長期有利。申萬研究傾向于第二條路徑。
具體來看,第一階段:未來兩月股市仍有下行風險。中長期看,經濟仍有下降空間,去產能還未真正開始,盈利拐點會比經濟拐點更晚。短期看,數據幻覺消失、股票供應增加、年底資金緊張、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海外風險暴露,未來兩月股市不容樂觀。中小盤股票風險更大,保持低倉位、配置地產。
第二階段:春季躁動仍可期待。年初由于經濟政策不明晰、國內外資金跨年布局、貨幣寬松和風險偏好較高,市場會有躁動。申萬研究相信2013年也會有,是做主題最好的環境。備選主題之一是新型城鎮化相關的農民消費變革、能源變局、綠色環保和智慧城市;備選主題之二是美國市場強勢品種在A股的映射。
第三階段:4月決斷才是關鍵。2013年3-4月會同時面臨失業上升、投資下滑和房地產小旺季,屆時政府如何對待房價上漲是關鍵。如果放松房地產調控,那么投資旺季值得期待,中游投資品將迎來兩年來最難得的一次反彈機會,但之后通脹約束會出現,市場仍會下跌,配置抵御通脹的農產品、零售和租賃物業,再往后無論是經濟還是股市都將面臨更大的困境。如果繼續緊縮房地產,則投資旺季很難再現,市場走勢和2011年、2012年類似,控制倉位是第一要務,4月至10月還要經歷一段難熬的時光,但10月份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及之后的市場值得期待。
此外,申萬特別提示投資者迎接立體交易時代的到來。以前的市場是單邊的平面做多,以后的市場是多層次、多工具、多種交易模式的立體交易。目前立體交易已初現端倪,需要更加重視“價值”的挖掘,更加重視大類資產配置的作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