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2-11-28 08:44:51
來源:證券時報
2012年行情進入尾聲,這一年,道指的新高與A股的新低形成強烈的反差,刺激著股民的心。2012年,留給投資者更多的是思考、反省、總結;展望2013年,需要的是發掘、探索、學習。為此,《證券時報》邀請了江海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圣鈞做客財苑(//cy.stcn.com),與網友共同探討來年個股投資機會。
徐圣鈞稱,滬指跌破2000點是新一輪下跌的開始,未來建議關注新興產業和消費中的龍頭股。他預計明年滬指會在1500~2400點之間波動,上半年市場可能震蕩反復,下半年則趨勢性上漲。從歷史經驗上,4月、7月和10月往往是短期經濟政策微調的時間窗口,也往往成為A股走勢的階段性拐點,因此明年這三個月份值得重點關注。明年政策層面的彈性空間更大,政策環境有明顯改善,但實質性的大利好政策難以出臺。
徐圣鈞十分看好新興產業和消費,他表示,新興產業和消費服務是未來的大趨勢。傳統產業在經濟增速下降和流動性環境不是特別充裕的背景下,估值提升空間不大,因而尋找投資機會,就是尋找供需結構短期出現缺口的子行業。考慮明年A股區間震蕩結構性行情和新興產業等政策將層出不窮,市場對于題材熱點的偏好加大,主題機會將貫穿全年,航天軍工、文化傳媒、物聯網等概念繼續值得關注。
短期盡管存在一定的調整壓力,但徐圣鈞對于年關風險釋放后的市場持中性偏樂觀的態度,他建議投資者以逢低布局的心態來應對市場的調整。他認為,12月仍舊存在一次波動性向上的機會。
對于近期中小股票尤其是創業板股票跌幅較大,徐圣鈞表示,中小板、創業板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業績不達預期,估值相對于主板高出一倍,在這種情況沒有扭轉之前,下跌仍會持續,中小盤股風險依然很大,創業板后期減持壓力巨大,建議回避。
面對“A股底部在哪里?未來領漲板塊是什么”的提問,徐圣鈞回復,目前遠未見底,看好消費類的股票,在消費子行業中,更看好可選消費品和與消費升級相關的新型服務業。另外,對十八大和未來五年的期望聚焦在“改革”二字上。制度不僅能夠對單個生產要素發揮作用,還能通過協調各生產要素間的配合令其產生合力。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生產要素在數量上的潛力已經有限,未來的制度變化將更多集中在要素內部的結構調整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