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8 00:41:1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宋麗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宋麗 發自深圳
自10月9日起停牌,經過一個多月的等待,博雅生物終于在11月26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不超過1.156億元現金購買浙江海康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海康生物)68%的股權。
交易完成后,海康生物將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原控股股東溫州海螺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海螺集團)持有海康生物32%的股權。
雙方協議約定,公司與海螺集團就海康生物參股的德源生物約定,若德源生物2013年年度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不低于3300萬元,且在2013年內采集血漿總量達到60噸,公司將以現金或發行股份的方式向海螺集團支付8000萬元;若德源生物2013年年度未實現上述兩項目標中的任意一項,則公司無需向海螺集團支付任何款項。
博雅生物董秘辦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收購是公司出于多方戰略考慮,其中包括搶占跨省血漿資源。
搶占血漿資源
海康生物是一家專業從事血液制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生物制藥企業,博雅生物通過橫向收購實現外延式發展的方式合情合理,然而,公告顯示,海康生物實際上處于虧損狀態。
據公告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海康生物資產總額為8866.6萬元,負債合計為1.06億元,股東權益為-1700萬元。今年1至9月期間,利潤總額為-266萬元。
實際上,血液制品行業目前十分景氣,行業壁壘較高,招商證券研報指出,中小規模企業也會“活得很滋潤”,為何海康生物卻在虧損?
上述工作人員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海康生物的確處于虧損狀態,至于原因目前還不清楚,而公告中的數據也是未經審計的。
目前血液制品行業的競爭力主要是由投漿量決定的,漿站拓展能力是血液制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博雅生物收購虧損公司的實際意圖或在于其血漿采集能力。
從投漿量來看,博雅生物處于行業中下游水平,主要是由于漿站數量較少導致的。據渤海證券統計數據顯示,博雅生物僅有5個漿站,其中有1個處于在建狀態。
而海康生物是浙江省唯一一家經政府批準建設并擁有單采血漿站的企業,其下屬的磐安單采血漿站目前正常運營,預計2012年采漿量在20噸左右。同時,海康生物持有新疆德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41.98%的股權。
行業整合加速
據了解,目前全球血液制品行業企業僅剩不到20家(不含中國),貝林、百特、拜耳、基立福、奧克特琺瑪等大型企業的產品所占市場份額在80%~85%。
而我國血液制品行業企業共有30多家,正常生產的僅有23家,呈現小而多的態勢。250噸以上漿量的企業僅6家,大部分企業血漿利用度不高,只能生產3種以下的產品。
廣發證券認為,2010年新GMP制定及近幾年原料成本不斷上升,使得未來行業壓力將逐步增大,提高行業集中度將成為未來的趨勢。在行業兼并重組時,優秀的資金實力強的企業有望在競爭中勝出,成為行業壟斷者之一。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許玲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國血液制品已供不應求,血液來源極度受限,行業發展無法推進,血液制品產業走到拐點。除原材料供應受限,行業的生產成本也頗高,擴大產能規模、減輕成本壓力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由于漿源成為血液制品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業內普遍認為,漿源搶奪在所難免。同時,隨著新版GMP大限臨近,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血制品行業整合加速是大勢所趨,而上市公司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將是行業集中度提高過程中的整合者。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www.jzqfr.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