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7 01:05:44
尹中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
要讓創業板市場真正成為激發自主創新的“樂園”,實現創意與資本的“無縫對接”,就需要對當前的創業板市場及時進行完善。完善的總體原則是:減少行政干預,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具體包括:1.降低上市標準,對首次融資規模進行一定比例的限制;2.讓交易所負責創業板的融資核準,證監會只負責監管工作;3.實施嚴格的退市制度。
徐洪才(經濟學家)
10月份整個社會融資規模一萬多億元,銀行信貸資金環比和同比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這反映了投資活動對資金需求仍然較高。但由于資金體外循環,像信托融資、影子銀行的融資等比重上升,導致工商企業融資成本不斷上升,擠壓了產業資本的生存空間。目前6%的銀行貸款利率,減去-3.5%的PPI,企業實際貸款利率將近10個百分點,如果是信托融資,利率會更高。
屈宏斌(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主要依賴勞動力低成本的觀點至少是不全面的。規模經濟,尤其是產業集群的規模經濟所帶來的效率,才是最主要的競爭力。這得益于我國國情:國內市場規模大,勞動力資源充裕,而且具有統一性,很適合大規模生產組織。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www.jzqfr.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