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2-11-23 09:07:40
一項本應謹慎周密的銀行業務中,卻出現了一連串的閃失,而造成的損失或將由一家上市公司來買單。
證券時報記者日前獲悉,在杭州銀行6000萬匯票案被媒體曝光后,該行內部通報中稱“(銀行)預計不會造成損失”,“上汽集團已表示有誠意、有能力來承擔應有的責任。”
蔡芝法失蹤
鋼貿商人蔡芝法失蹤后,直接導致杭州銀行約6000萬元的匯票無法承兌,此事近期被媒體曝光。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蔡芝法經營的上海寶立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稱,寶立實業)正是6000萬匯票案的主角之一,該公司于2000年成立,注冊資金4000萬元。該企業法人蔡芝法持有70%股份,但蔡在今年9月中旬突然失蹤。
來自杭州銀行的內部資料顯示,寶立實業于2012年2月向杭州銀行上海分行申請1億元授信,用于支付安悅物資的鋼材、PTA(精對苯二甲酸)等化工用品的采購費用。該行梁姓信貸審核員在授信意見中表示,“從報表看,申請人目前經營狀況正常。但資金測算顯示企業已明顯過度融資”。
該信貸審核員同時表示,“申請人貸款卡顯示企業曾有銷售劣質鋼材被工商處罰、銀票墊款等不良記錄,且其法人代表也曾有涉賭被他行發現而信貸退出的情況,故審查認為對此客戶不應繼續介入,建議退出”。
然而,一個月之后,今年3月另一名陳姓貸款審核員通過了寶立實業的授信,并對其開立的兩張總金額8570萬元(總敞口6000萬元)的商業承兌匯票進行承兌。
由于蔡芝法已經失蹤,杭州銀行需要為這兩筆到期無法兌付的票據進行墊款,目前墊款余額為5955萬元。
連接閃失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上述杭州銀行上海分行梁姓員工已于今年4月離職,陳姓員工則于9月離職。
如今,由于當事人行事低調,已經很難知曉這兩位信貸審核員為何僅隔一個月,做出的審核意見如此不同。據杭州銀行員工透露,這兩位員工在審核這筆貸款前均感受到內部壓力,在具體業務開展過程中,對操守的理解不同而給出了兩種完全相反的審核意見。擁有一定從業經驗的員工,應該很容易發現寶立實業當時潛在的風險已經很大。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依據杭州銀行上海分行的要求,超過5000萬額度以上的授信,需要貸審會審議通過后才能實現授信,而這筆授信也按照流程上了貸審會并通過。
從杭州銀行上海分行貸審會名單看,貸審會人員編制10名,每周開會一次,一般有5人到場即可。在近一年時間里,貸審會成員調整了5次,總共6人離職。
一家股份制銀行支行行長表示,在一般情況下,如果第一次審核沒有通過,第二次審核建議通過的情況下,貸審會要對這筆貸款保持極高的警惕并進行充分討論。
如果說兩次不同的審核意見,以及貸審會的力量依舊不能阻止該筆潛在風險較大的貸款通過的話,按照杭州銀行的內部管理要求,仍可能會減小該票據案件對銀行及相關企業帶來的損失。
按照杭州銀行的貸后管理要求,銀票簽發出去以后的2個月內,要把客戶使用這張銀票的增值稅發票復印件留檔保存。如果2個月以后,涉及的經辦員工還不能提供該增值稅發票的話,將觸發杭州銀行內部預警機制,比如進行通報批評、罰款并要求經辦員工催收。
然而,在寶立實業匯票案中,蔡芝法直到9月中旬才被報逃匿,從3月開始授信到9月末票據到期,始終沒有收到增值稅發票,杭州銀行內部預警機制理應被觸發。
一家股份制銀行信貸審核員表示,有兩種可能會造成預警機制被“架空”:一個是預警機制本身存在缺陷;二是預警觸發后被管理人員壓下來。
誰來買單
今年11月初,杭州銀行總行辦公室在內部通報了相關情況。該通報稱,根據合同,該兩筆承兌匯票的敞口由寶立實業法人蔡芝法提供個人連帶責任保證,安悅汽車物資公司(上汽集團旗下上汽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對未發貨部分和由于逾期所產生的罰息承擔不可撤銷的連帶還款責任。9月中旬,寶立實業實際控制人蔡芝法突然失蹤,無法聯系,企業非正常停業。9月21日、28日,銀行承兌到期后發生墊款,目前墊款余額5955萬元。
通報同時稱,杭州銀行上海分行已成立了針對該筆業務的不良貸款清收工作小組,制定清收方案,要求安悅汽車物資公司根據協議履行代償義務。同時,主動與上汽進出口公司和上汽集團溝通,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會逃避本次事件中應有安悅汽車承擔的責任。
通報還表示:“作為一家有影響、有實力的上市公司,上汽集團已表示有誠意、有能力來承擔應有的責任,并且會盡快處理。因此,該風險目前處于可控狀態,預計不會造成損失。”
從上述通報內容可以發現,安悅汽車物資公司對未發貨部分承擔責任,而總敞口為6000萬元。上述數據進一步表明,該票據融資是在沒有真實貿易背景下進行的。而按照央行和銀監會管理要求,票據融資中必須要有真實貿易背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