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2-11-22 09:16:24
來源: 中國證券報
數家券商近期曝出IPO傳聞,盡管具有上市意愿的券商不少,但根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IPO流程表,目前僅有中原證券、東方證券、國信證券、東興證券及第一創業證券五家公司進入審核流程。其中,中原證券及第一創業證券尚在初審過程中,其他三家公司則進入落實反饋意見階段。
“我們原計劃今年掛牌,但到下半年時,我們就已經意識到這一計劃必須延遲,目前希望能在明年下半年掛牌。”已進入IPO審核流程的一家券商投行人士透露,“本來以為下半年是沖刺上市最忙的時候,結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接到任何新的反饋信息”。
由于“一參一控”和審慎性監管標準,與其他行業相比,券商上市一直面臨諸多附加條件。時至年底,已實施四年的審慎性監管標準門檻即將拆除,符合上市條件的券商均可申請上市融資。有業內人士預測,券商將迎來新一輪上市潮,而與去年中小券商密集上市不同,大中型券商將是此輪主角。
門檻降低進入倒計時
監管層將取消部分券商IPO審慎性監管要求的消息,讓券商“幾家歡喜幾家愁”。2008年以來,券商IPO除需滿足上市標準外,還需滿足“最近兩年內至少兩項業務水平位于行業中等水平以上或者至少有一項業務收入位于行業前十”、“經紀業務、承銷與保薦業務中應當至少有一項業務近兩年均位于行業中等水平以上”等額外要求。
這一實施四年的政策有望年內取消。在今年5月券商創新大會上提出的11條創新舉措,就包括擬取消證券公司IPO上市審慎性監管標準。此后,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透露,正在研究取消部分券商IPO的審慎性監管要求,包括業績排名等規定,將來只要符合發行上市條件的證券公司,都可以申請上市融資。
對于這一信息,上述券商投行人士頗為擔憂,“一方面,新監管標準出臺后,是否還需要補充手續仍是未知數;另一方面,擔心大批同行上市,會沖擊現有的排隊順序”。
某小型券商人士表示,此前業績排名不達標的券商多數規模較小,且沒有進行上市籌備工作。因此,即使門檻降低,短期內也難以跟上之前擬上市券商的步伐。隨著各類融資工具陸續開放,券商扎堆上市的情況也恐難出現。
“我們一直在考慮上市時機問題”,北京一家中型券商負責人表示,盡管其所在券商業績指標一直都達標,但此前受限歷史問題未解決而遲遲沒有提出上市申請,取消審慎性監管標準最直接的作用,是監管層鼓勵券商上市的態度已落到實處。
他預計,下一輪券商上市潮將以國泰君安和銀河證券在內的大中型券商為主。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工作,多數券商上市條件已基本成熟。截至目前,2011年總資產排名前十位的券商中,國泰君安、銀河證券、國信證券、申銀萬國及中信建投尚未上市。排名前20的券商中,也有11家未上市。
“一參一控”或成主要障礙
盡管審慎性監管標準有望取消,但有業內人士表示,“一參一控”問題暫難化解,將成為大型券商上市前的主要障礙之一。《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規定,同一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只能控股一家券商、參股另一家券商,即所謂的“一參一控”限制,未解決這一問題的券商不得上市。
絕大多數券商被要求于2010年12月31日前達標“一參一控”,中央匯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建銀投資旗下的證券公司,由于歷史原因而延期至2013年5月31日前。中央匯金官網顯示,截至2011年底,其參股控股的券商包括銀河證券、申銀萬國、國泰君安、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投證券、瑞銀證券。
中國證券報獲悉,已有券商向監管層建言取消“一參一控”政策。在他們看來,作為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一參一控”政策屬于過渡性制度安排,目前已基本完成使命。而在金融綜合經營大趨勢下,“一參一控”政策也已不再適應金融集團的整合趨勢。
業內人士分析,匯金等機構通過注資、受讓股權等方式,對若干家證券公司實施重組,而目前這些券商在半年內完全解決“一參一控”問題,將面臨極大挑戰,因此建議取消這一政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