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2 01:00:11
劉尚希(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收入倍增一是基于對經濟增長的判斷,GDP只要達到7%,收入增長就有了基礎,這是前提;二是政府會采取各種措施來促進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長,如提升勞動技能、加強職業教育、實行最低工資等。收入翻番既要總體實現,也要考慮重點,針對不同的重點應有相應的傾斜措施,使重點人群的收入翻番更多,從而縮小差距。各行各業勞動者的收入都會增加,但不會是平均的,一是取決于行業自身的發展,二是由于人員在行業之間流動。但只要有充分競爭,各行業的收入差距就會縮小。
屈宏斌(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人民幣升值壓力大的時候難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而貶值壓力大的時候更不能推進可兌換。只有匯率基本穩定,市場存在雙邊預期的時候才是最佳時機,未來幾年或許是個時間窗口,當然前提條件是利率市場化和資本市場的深度都有明顯的推進。
王健(美國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高
級經濟學家)
利率市場化的前提是金融機構作為市場主體,是具有預算硬約束的,如果金融機構學會了風險定價,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凈息差未必下降。例如,富國銀行今年以來的凈息差是4.9%,這個水平顯著高于中國當前銀行業的利差。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www.jzqfr.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