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2-11-21 14:43:52
黃鳴表示,將向證監會實名舉證日出東方涉嫌通過檢測報告造假騙取國家惠民補貼第一批入圍資格,并出示舉證文件。
新華能源11月21日消息 11月20日,皇明太陽能在北京舉行第四次“檢測騙補門”媒體見面會,對上市企業第一股日出東方和江蘇質檢院的“騙補門”事件又提出疑點和“天氣情況佐證造假”的新舉證。會上,董事長黃鳴表示,將向證監會實名舉證日出東方涉嫌通過檢測報告造假騙取國家惠民補貼第一批入圍資格,并出示舉證文件。黃鳴還呼吁三部委組成聯合調查組與國家質檢總局平行徹查此事。
再提五大疑點
在20日的媒體見面會上,皇明太陽能技術總監張立峰提出“騙補門”事件的五大疑點:江蘇質檢局為何不在首次質疑后就坦誠問題?日出東方與江蘇質檢院是何種關系?一份公開的檢測報告就有嚴重問題,那其他報告呢?“日期填錯”就能了事?僅僅是日出東方的報告有問題么?黃鳴認為,對于這些質疑,只要公開數據和資料就可以真相大白,而江蘇質檢院和日出東方卻遲遲不敢出聲。
當天,張立峰向記者詳細闡述了檢測造假的另一重大舉證:“天氣情況佐證造假”。
江蘇質檢院公告稱“從今年3月4日到6月4日有41天的氣象狀況滿足標準規定的實驗要求。”張立峰介紹說,網上所公布的南京歷史氣象數據中,多個版本間存在細微的差異,但大體相同。經查詢從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4日之間,去掉“雨”、“陰”、“多云”等天氣狀況,也不過就三十五天左右,而這其中包含了大量“晴轉多云”、“多云轉晴”狀況的天氣,而“晴轉多云”、“多云轉晴” 情況下輻照量達到16MJ/㎡的概率很小。真正的晴天僅有18天,連續2天晴僅有3-7次的可能。一份檢測報告有數據龐大,需要大量的時間整理,在這么有限的可能機會中,加班加點,也不可能完成數百份檢測。假設“偷工減料天氣,江蘇質檢院這種對天氣的超強預判,并能夠恰好在合適的時間安排合適的檢測項目,也是荒謬的。”
三輪隔空交戰
此前,皇明集團已經就“騙補門”事件召開三次媒體見面會。10月16日,皇明集團對第一批太陽能熱水器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申報過程中的若干檢測問題提出質疑。江蘇質檢與涉及企業均立即公告表示“有先見之明,提前檢測”。
針對這一回復,皇明又在10月23日召開第二次新聞發布會,質疑江蘇質檢院的公告與日出東方的檢測報告檢驗時間、地點造假,江蘇質檢院出具檢驗報告數量與其測試承載能力不符。
隨后,江蘇質檢院改口承認檢測“日期錯填”、“廠家檢測”,愿意進行復檢。而日出東方再次重申,“檢測造假”責任方不再企業,不接受江蘇質檢院復檢的做法。
之后,皇明召開第三次新聞發布會,認為“復檢”不是對待此事應有的態度,這明顯是一種“有意造假”的行為。“這般視國家政策如兒戲,其余太陽能企業被施加的不公正,又有誰負責?強烈提議取消涉嫌造假企業惠民資格與CNAS資格。”
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元平10月30日表示,質檢總局已責成江蘇質檢局認真調查處理。對于皇明集團的實名舉證,國家質檢總局近期會有答復。
舉證未完待續
自今年6月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太陽能熱水器推廣目錄(第一批)公布以來,已有近半年的時間。有160個型號入圍的日出東方卻一直“低調”地將“中標”產品“雪藏”,在其官網上至今也看不到“惠民補貼機”,進60個城市的銷售點也不見“惠民補貼機”的蹤影。皇明集團質疑,日出東方大張旗鼓地宣傳其入圍成績的時間正好與其剛剛A股上市的時間吻合。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日出東方存在“欺騙股民”的嫌疑。
發布會最后,董事長黃鳴也宣布11月27日將召開第五次新聞發布會,屆時也將會舉證更多相關材料。“我們要再一次聲明,皇明舉證的所有材料,全部是從公開渠道獲得的。并不是有意拉長戰線,而是所有材料我們都需要相當的時間進行論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