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2-11-05 19:40:06
在樓市調控大背景下,旅游地產成為眾多房企規避調控的“藍海”,部分房企借道旅游地產低價圈地獲取資源,市場新的泡沫風險就此形成。在萬達長白山、雅居樂清水灣等項目屢被曝出風險隱患之時,佳兆業進軍旅游地產的決心依然勢不可擋,其試水的首個旅游地產項目——綏中東戴河目前進行的如火如荼。
不過,該項目近日被指低價買地獲取暴利,同時項目存在運營風險。行業退潮期,佳兆業曾以“地產黑馬”姿態出現,但在行業回暖之際,佳兆業卻因激進擴張受到詬病,引發業界深思。
復合旅游地產隱藏爛尾風險
在8月舉行的中國國際濱海旅游新區發展高峰論壇上,佳兆業綏中區域董事長田永久對外宣布,佳兆業計劃在遼寧綏中縣東戴河新區建造建筑總量為1000萬平方米的旅游地產項目,要將其打造成類似迪拜的國際旅游勝地。
田永久介紹,項目占地11平方公里,斥資500億元,第一期投資達到20億元。目前項目已開發建設18棟高層,還有一個五星級酒店,預計今年年底對外營業。去年11月份第一期高層公寓已進入銷售。
眾所周知,由于旅游地產項目的開發體量大,對資金的實力要求高。雖其后期收益豐厚,然而初始投資額度高、項目培育期長,需要持續的流動資金補充。而公開資料顯示,東戴河項目的規劃時間長達6-8年。
對此,有業內人士不無擔憂的說,“如果企業沒有資金優勢和獨特的經營模式,盲目投入到旅游地產領域,很容易拖垮企業。屆時項目中一些酒店、住宅等業態的資產不好出手,資產盤活艱難。”
2012年初,遼寧省政府將“綏中濱海經濟區”正式更名為“遼寧東戴河新區”。根據規劃,東戴河新區西起遼冀交界處,東至高嶺鎮疏港路,北靠京沈鐵路,南臨渤海,總面積105萬平方公里,未來將被打造成國際濱海文化旅游休閑圣地。
“在這個大背景下,兼顧多重目標的旅游地產很自然會得到政府的支持。”佳兆業集團人士稱。
與各地借旅游資源招商引資如出一撤,佳兆業被奉為上賓受到當地政府禮遇。與其相似的,還有地處深山老林的萬達長白山國際度假區。巨資、風險、圈地、造城已成為它們共同的關鍵詞。
截止到2012年9月,綏中東戴河新區在售樓盤達12個,而截至2011年末,綏中全縣總人口數也不過64萬。在如此偏僻的縣城里發展旅游地產,不得不讓人擔憂其發展前景。
日前,佳兆業相關人士在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堅稱,作為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佳兆業擁有十多年的房地產開發經驗,公司的發展實力將保證項目運營的可持續發展。
不過,根植于南方的開發商能否成功運營北方旅游地產,仍成疑問。而受限于北方季節影響的海岸度假資源,以及遜于南北戴河的成熟配套,也使得東戴河發展潛力成為未知數。
“綏中這地方其實是相對來說屬于窮鄉僻壤,開發商如果實力不夠,開發風險還是很大的。”一位曾經考察過東戴河項目的投資人士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東戴河新區在售樓盤銷售情況并不盡如人意。上述投資人士透露,同處于東戴河新區的恒泰時間海于去年8月開盤,現在已經賣不動了。
有分析人士指出,旅游地產整個項目的開發周期取決于銷售速度。如果市場定位不準確,銷售速度緩慢,將會形成新一輪地產“爛尾”風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