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北美公司裁員潮:近兩月逾6萬人被裁

2012-10-30 00:58:4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劉銘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劉銘

北美各大公司的經營者們,似乎正在為抵御寒冬做著準備。為了將歐債危機和企業盈利快速放緩所帶來的傷害減小至最低,他們不得不選擇擴大裁員人數。

瑞銀:老牌業務萎縮

根據彭博數據,今年9月至今,北美各大公司已宣布裁員6.26萬人,創2010年以來同期新高。今年以來,裁員人數合計達15.8萬人,遠超2011年12.9萬人的全年水平。

上述裁員公司所屬行業非常分散,比如消費品巨頭紐威樂柏美(NewellRubbermaid),擬在未來兩年半內裁員2000人,陶氏化學(DOW)、杜邦(DD)兩大化學巨頭分別計劃裁員2400人、1500人。這波裁員潮的領頭羊——瑞士銀行(UBS),計劃削減1萬人,占截至6月30日員工人數的16%。

嚴格來說,瑞銀并非標準的北美公司,其注冊地在瑞士,綜合去年的數據看,美國為其第二大收入來源國(106億美元),僅較瑞士地區少24億美元左右。

據外媒報道,該行將分割陷入困境的投行業務,而將大部分固定收益交易業務并入非核心部門,投行部僅剩下股票交易、顧問和外匯業務。

表面看,瑞銀大幅裁員是為了迎合巴塞爾協議Ⅲ的規定。因據知情人士透露稱,瑞銀會額外減少風險加權資產額1000億瑞士法郎,至不足350億瑞士法郎。

然而從更深層次分析,事實上,瑞銀裁員正顯示出投資銀行在上輪金融危機后的步履蹣跚。2008年,由于涉及次貸產品而出現重大虧損,瑞銀不得不向瑞士政府求援以剝離有毒資產。2011年,由于發生未經授權交易,該行損失高達23億美元。本周,瑞銀即將公布三季度財報,但據彭博調查的9位分析師預測,其三季度凈利潤將較去年同期水平(10.2億瑞士法郎)銳減52%。

瑞銀二季度財報顯示,截至6月底,瑞銀凈收入中最大一塊仍來自全球管理和商業銀行業務 (38.14億美元),但不可忽視的是,其收入出現了同比下滑20%的情況;來自財富管理業務的收入幾乎遭遇腰斬,從此前的21.48億美元跌至12.31億美元,創兩年來新低;投行業務為第二大收入來源,整體上升了1%,其中,固定收益、貨幣及商品同比上升62%至2.07億美元,表現遠好于股票(同比降9%)和顧問業務(同比降52%)。

考慮到財富管理服務對象是高凈值客戶,其盈利水平退化之快,正好反映了全球經濟不景氣下,特別是富豪財產大幅縮水帶來的深遠影響。而作為一家前身是咨詢公司(S.G.Warburg&CO)的投行,其又有必要保留其財富管理、商業銀行和咨詢業務的傳統。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瑞銀裁員的目標非常明確,即讓投行加強對財富管理、包括資產管理業務的火力支持,最后促成一些富豪客戶向投行客戶的角色轉變,比如參與首次公開募股(IPO)或者企業合并等項目。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稱,瑞銀不會在財富管理部門明顯裁員。

福特:十年首次在歐關閉工廠

另一個例子是全球知名車企——福特。受歐債危機侵襲,該公司在上周宣布將關閉在歐洲的3個汽車裝配廠,裁員總數約為6200人,占該地區員工總數的13%。這是福特數十年來首次在歐洲關閉工廠。

此次關閉的工廠包括位于南安普頓以及達格南的兩家英國工廠以及位于亨克的一家比利時工廠,三家工廠共擁有5700名員工,并在去年貢獻了全歐洲18%的汽車生產量。

由于歐洲汽車市場收入的大幅下滑(二季度收入下滑22%),福特公司預計今年在歐洲的業務虧損將超過15億美元。

而在不久前,福特公司已經宣布將在全歐洲范圍內裁掉500名管理人員。通過關閉工廠以及一系列裁員行動,福特公司可以在未來兩年節省近10億美元的運營成本。

福特公司此次在歐洲的重組或許意圖復制其幾年前在美國的成功。當時福特公司融資235億美元進行重組,裁掉美國地區30%的員工,使其年產量下降25%;同時與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達成協議,降低工人每小時工資以及福利。通過重組,福特公司之前巨額的運營成本得到大幅削減。

不少分析人士也對福特的重組計劃表示支持。Jefferies&Co.Inc.公司指出,福特公司此舉將使其歐洲產能利用率提升至90%,而福特歐洲近年來產能利用率只有最高水平的一半。摩根士丹利北美研究部分析師AdamJonas則稱,“福特證明自己是一家有遠見以及勇氣的公司,雖然這個決定在目前看起來很艱難,但是它們將由此獲得長期的回報。”

在消息宣布當天,福特公司股價上漲2.2%,收于10.39美元。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www.jzqfr.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