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3 02:39:40
天津磁卡等三只低價股的搶眼走勢表明,A股市場是一個“便宜有好貨”的地方,但并不代表“價值決定價格”這一經濟學原理的失靈。
實際上,相對于隱藏的估值洼地或是被錯殺的投資標的,個股被資金瘋炒的案例更為普遍,長期被資金冷落淪為“白菜價”的個股,自然有其不被關注的原因。不是每個低價股都能和天津磁卡或者長航鳳凰一樣“咸魚翻身”,更不可能出現每只新股都和洛陽鉬業一樣以3元超低價發行。
因此,面對已經顯現出來的投資機會,怎樣去“撿便宜”就成了首要的問題。
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一些機構人士進行采訪時,卻驚訝地發現“正規軍”們對低價股的投資價值表現出了頗高的認可度,但由于種種原因,鮮有人士對這一板塊進行系統研究。反倒是一些私募人士對低價股炒作表現出了十分濃厚的興趣,并表示通過天津磁卡、長航鳳凰和洛陽鉬業的炒作,可以總結出一些被熱炒的低價股身上隱藏的特殊基因。
基因一:利好刺激
在A股市場里,股價的漲跌自有其理由,特別是對于長期積弱的低價股來說,想完成從備受冷眼到資金瘋狂的“香餑餑”的蛻變并非易事。有利好刺激,就成為了最常見、最合理,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比如天津磁卡的大漲,是由于摘帽利好和銀行卡“換芯”題材的雙重推動;長航鳳凰的五漲停則是因為重組預期的推動以及BDI指數的強勢反彈;而洛陽鉬業短期爆炒則是因為發行價、融資規模遠低于市場預期。
但低價股普遍存在業績較差的問題,比如長航鳳凰和天津磁卡在2011年虧損之后,今年繼續陷入虧損的深淵,因此一般意義上的利好很難引發市場資金的激情。作為“華麗轉身”的最常見途徑,資產重組的預期自然能夠引發各方對于未來的期待,特別是一些控股股東身為央企背景,或是實際控制人突然更換之后,迎來實力雄厚的“新東家”。天津磁卡的例子說明,利好消息的連續曝出也是推動低價股上漲的一大動力。
不過,低價股中存在大量連續虧損的上市公司,有可能因為連續虧損兩年而被“披星戴帽”,甚至有些已經*ST的公司可能因為繼續虧損而暫停上市,蘊含著不可回避的風險。
基因二:流通市值偏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低價股的陣營中主要有兩類公司存在,一類是以工商銀行(601398,收盤價3.84元)、中國銀行(601988,收盤價2.74元)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另一類則是業績陷入泥潭,或因種種原因鮮有人關注的冷門股。
需要指出的是,前者的流通市值動輒達到數千億規模,走勢幾乎與大盤同步,難以出現令人驚訝的表現;而后者的流通市值有的或低至數億元,一旦出現影響較大的事件,股價就會出現劇烈波動。近期市場走勢搶眼的天津磁卡、長航鳳凰、新鄉化纖無疑屬于后者。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雖然同是低價股,但是流通盤大的個股波動較小,游資即使介入炒作對于其股價拉升幅度也非常有限,短期通過拉升股價來獲取收益幾乎沒有可能,自然就被排除在炒作范圍以外。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低價股進行炒作的主要還是各地的游資。
此外,小盤低價股對于大資金的承接力較低,也限制了機構資金的介入。
基因三:機構持股少
對于一部分投資者來說,在選擇投資標的時,對機構持股比例較高的個股具有特殊的偏愛,認為這類個股得到了專業投資機構 “真金白銀”的認可,因此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但是從實際情況看,在絕大多數牛股的股東名單中,卻并非擠滿了基金等機構。
以天津磁卡和長航鳳凰為例,前十大股東名單當中均未出現機構的身影,而且股東持股也相當分散。洛陽鉬業雖然在首發時網下機構獲配了近20%的發行股份,但由于新股上市前期成交量巨大,而且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機構已經在上市首日大幅賣出,持股占比例較大的依舊是普通投資者。
“機構多固然說明公司具有投資價值,但是卻存在兩個問題。”一位私募人士坦言,首先是定期報告披露的數據往往是滯后的,比如7、8月份公布中報信息,實際上顯示的是截至6月30日的數據,而現在已經到了10月份,中間的時間差不可忽視;其次,如果機構持股較多,那么在股價拉升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前期持股機構減持的阻力。限制股價的漲幅,不管是對于低價股還是其他的炒作題材,機構持股較少的標的往往成為游資狙擊的首選。
當然,除了上述列舉的三大因素外,影響低價股走勢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說相關變動、公司本身業績是否良好、所處行業的估值水平、前期是否出現超跌等等。正是在這一系列因素的共振之下,一些曾經的低價股開始躍躍欲試,或者一飛沖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