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8 01:07:1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可瞻
每經記者 楊可瞻
黃金似乎正在演繹王者歸來。
時隔近6個月,黃金重回1700美元/盎司。現在,炒金者有著更加堅定的理由:隨著歐洲決策者正式推出新一輪購債計劃(OMT),美聯儲則可能在29日的會議上宣布推出QE3,這都將為未來的全球通脹埋下隱患。
《貨幣戰爭》的作者、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宋鴻兵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美聯儲宣布推出QE3,相信黃金會輕松站上1800美元,甚至不排除沖擊歷史新高的可能。
黃金重回1700美元
對沖基金大佬約翰·鮑爾森掌管的黃金基金在二季度增持了452萬股世界上最大的黃金信托SPDRGoldTrust(以下簡稱GLD),但旗下基金在1~7月面臨虧損22%的慘境。現在,他可以睡個好覺了。這是因為,在時隔近6個月后,黃金現貨終于在周四重返1700美元/盎司之上,也進一步將與歷史峰值(1920.3美元/盎司)的差距縮小到13%以內。在6~8月,黃金已連續3個月上漲,上一次發生類似情況還要追溯至2011年2月。
事實上,隨著全球范圍內新一輪寬松預期的升溫,黃金再次獲得了投資者青睞。在歐洲,市場押注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將不惜一切推出購債計劃,美國市場則寄望于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采取比扭曲操作更為激進的非常規措施。周四,歐洲央行如愿公布附加嚴格條件的無限量沖銷式購債計劃(OMT),當晚黃金現貨在盤中觸及1713美元/盎司,創6個月新高。
人們追逐黃金的熱情,從ETF持倉上就可見一斑。資料顯示,GLD的持倉量在周四升至創紀錄的2044噸(約合7210萬盎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超過38噸。有意思的是,最近的一次持倉上升始自7月底,而當時恰逢德拉吉首次對外公布將不惜一切拯救歐洲,甚至考慮采用二級市場購債模式。
這無疑暗示,投資者正是在貨幣寬松預期的驅使下,才紛紛涌入黃金市場。一個令人著迷的數據是,整個8月期間,GLD吸引了接近20億美元流入,創該ETF單月最大規模流入紀錄。另有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GLD持有人幾乎都是華爾街的頂尖基金或銀行,除最大持有人鮑爾森(5.1%)外,前10名還包括美國銀行(3.88%)、摩根大通(1.84%)、瑞信(1.68%)、摩根士丹利美邦(1.25%)和瑞銀(1.23%)等。
相比之下,白銀的表現更為驚艷,其8月份回報率為12%,高居全球主要金融資產之首。截至周五(9月7日)16時10分,白銀現貨暫報32.29美元/盎司,本月以來上漲1.8%。
QE3成關鍵
投資者仍然焦急于尋找通過黃金或者白銀獲利的方法,但高昂的價格阻礙了一部分風險厭惡者。
宋鴻兵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黃金本輪上漲的核心推動力是QE3預期,相信美聯儲推出該政策已是箭在弦上。現在有個疑問是,既然美國經濟今年表現非常穩健,為何還要推QE3?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經濟增長是建立在債務透支的情況下,自從奧巴馬任職總統以來,美國國債增加了50%之多,從10.5萬億美元上升到16萬億美元。這種情況下,GDP增長不能持續。所以美聯儲很可能會繼續推出QE或者以QE的形式進行購債。類似于美國,歐洲也擁有大量債務,必須依賴貨幣化以及擴大資產負債表,才能刺激經濟復蘇。
宋鴻兵進一步指出,無論是黃金還是白銀,后市都取決于美聯儲是否在下一次政策會議上推出QE3。如果屆時宣布推出,相信黃金會輕松站上1800美元,甚至不排除沖擊歷史新高。相比之下,預計白銀會漲至40美元/盎司。但如果QE3預期落空,黃金可能會較現在回調10%,即跌至1550美元/盎司以下,白銀則可能跌至27~28美元/盎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