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1 01:16:26
2012年8月,平安銀行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延長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決議有效期的議案》,將決議有效期延長至公司股東大會批準之日起12個月。這項計劃將提升平安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以使平安銀行在滿足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的條件下,更好地應對市場的波動性,并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提升發展的可持續性。
提高風險應對能力,促進自身發展
自金融危機以來,各國都在陸續加強對金融體系的監管,以降低可能的系統性風險,提升金融機構對風險的應對能力。為了與全球金融監管改革步調一致,中國銀監會持續加強監管力度,陸續出臺新監管標準。2011年4月27日,中國銀監會正式發布了《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的指導意見》,將非系統重要性銀行最低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從8.0%提高至10.5%,新標準自2012年1月1日開始執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要求于2016年底前達標。此外,2012年6月8日,中國銀監會正式發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建立了與國際新監管標準接軌、符合我國銀行業實際的資本監管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資本充足率的高低,中國銀監會將商業銀行分為資本充足、資本不足和資本嚴重不足三類,并在業務準入、規模擴張、機構設立等方面采取分類監管措施。所以,持續滿足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適應資本硬約束,對國內商業銀行發展具有戰略意義。平安銀行(原深圳發展銀行)作為國內A股上市銀行,為應對國內外經濟、金融和監管環境的不斷變化,自2004年以來,依靠自身積累和多種融資渠道,逐步提高資本充足率。截至2012年6月30日,公司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44%和11.40%。為了滿足公司各項業務持續穩定發展和資產規模適度擴張的資金需求,以及盡快達到中國銀監會新的監管標準,平安銀行決定進一步提高資本充足率,以應對國內外經濟的快速變化與挑戰,實現穩健經營,提高風險抵御能力,在促進公司更好更快發展的同時為全體股東帶來更豐厚的回報。
轉型革新,為未來發展添助力
從過去平安銀行所進行的種種活動來看,它是一家富有活力,并在積極轉變和革新的銀行。從平安集團在過去幾年中逐步提升自身銀行業務比重,和數次對平安銀行對其進行資本支持,可見其對平安銀行的重視程度。平安銀行也在過去顯示出了質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體現在資本充足率和不良貸款率的改善上,也體現在銀行日常經營和管理水平改善的各種細節上,比如銀行整體管理層的重構、整體核心中層員工隊伍的重建和能力的提高、銀行在公司銀行業務方面創造的貿易融資和供應鏈金融方面的競爭優勢、銀行在零售銀行方面的進步等等。
因此,隨著中國平安的注入資本金的到位,兩行的協同效應的逐步發揮。放到較長的時間周期內,會使其逐漸發展成為優質、一線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這次為提升資本充足率而進行的融資也有利于提高銀行自身的業務收入,由于中國銀行業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利差,且利差收入對資本的補充要求很高,提高資本充足率會對該類收入等級的提升大有益處;另一方面,這次融資也將逐步促進銀行的轉型,使自身更多地參與到國際業務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