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0 01:14:0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民事訴訟法修正案有望在近日塵埃落定。自本周一(8月27日)開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根據會議議程,本次常委會會議繼續審議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農業技術推廣法修正案草案、精神衛生法草案等。
經過兩次審議,民事訴訟法已基本定型,不過草案三審稿的新內容仍然引人關注。據了解,本次三審稿明確了根據各地情況確定小額訴訟標的額;對申請再審的審級增加了規定。
“由于各地發展不平衡,如果直接去量化各地的小額訴訟標的額顯得比較困難,一刀切的方式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講也不是太公平,而采取差額方式,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北京市恒方永圓律師事務所主任王良斌律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小額訴訟所涉及到的案件金額相對較小,程序更加簡易,三審稿的標的額將會再次調整,由二審稿的1萬以下修改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30%以下”,從一個一刀切的絕對數值變為根據各地情況的相對數值。
北大法學院教授潘劍鋒認為,標的額的修改更有針對性,更符合各地的實際情況。對于小額訴訟采用一審終審的形式,社會反映褒貶不一。潘劍鋒認為,過去小額訴訟兩級終審時間長,現在小額訴訟實行一審終審制度將更有利于提高訴訟效率。
對此王良斌律師認為,從法院角度來講,采取這種方式確實可以起到提高審判效率的作用,但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比如當事人申訴權利的喪失。王良斌告訴記者,小額訴訟所涉及到的基本上都是跟老百姓日常生活有關的案件,因此,在此次民事訴訟法修訂之后,應該注重基層民事訴訟的公平公正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