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7 01:21:16
每經編輯|王雅潔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王雅潔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日前,環境保護部公示了《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排污費征收情況公告(2012年第一、二季度)》(以下簡稱《公告》),根據《公告》中數據顯示,被公示的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今年一、二季度的排污費開單金額,與實際入庫金額存在較大差異,數額超過16億元。
企業稱不交會有滯納金
為什么開單卻未能入庫?《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作為重點監控企業的中國石化集團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燕山石化)。該公司環境保護部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從來沒有拖欠過排污費,平均每年上繳國庫的排污費約為500萬~600萬元。今年6月之前的排污費已經上繳了超137萬元,而不是網站上公示的一季度開單金額75萬多、二季度30萬多。
“我們企業不交會有滯納金的,肯定是交完了。” 上述環保部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應該是還沒有把該統計的數據統計上去,所以才會出現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向北京市環保局北京市環境監察總隊、北京市房山區環保局監察隊等部門探問原因。房山環保監察隊一名張姓工作人員對此表示,對于燕山石化來說,網站上公示的一季度開單金額75萬多、二季度30萬多,數額是沒錯的,那是因為企業將去年12月份上繳的排污費也算到了今年上半年的排污費中。至于入庫金額小于開單金額,是因為財政返單的流程滯后,沒有返單,暫時就不能登記顯示為入庫。
或系財政返單流程延誤
北京市環保監察總隊一工作人員強調,不僅北京是這樣,被公示的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也是因為財政返單的流程滯后,造成金額出現差異,而且部分地區是三級財政體系,和北京的二級財政體系相比,返單的時間更慢。這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開單金額和入庫金額存在差異,不代表企業沒有繳納排污費。收取排污費的流程是:先由相關環保部門開單,企業在7日內去商業銀行繳款,繳款成功后再由商業銀行把最后的第五聯單子返給財政局,之后返給環保部門。在這段流程中,快的要兩三個月,慢的可能會晚好幾個月,具體時間不好說。此外,目前也沒有針對單據返還的嚴格時間規定。只要返回單據,環保監察總隊就會及時更新,環保部網站上更新的入庫一欄信息也會相應更新。
當記者提出質疑,為何現在第二季度公示的重點監測企業中,幾大電力公司的開單金額一欄為空,是否表示部分電力公司二季度不用繳納排污費?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開單金額為空的幾大電力公司二季度已經全部繳納完畢排污費了,只是因為這些企業的監測報告7月份才出來,當時環保部已經在統計公示信息了,沒有來得及補上。
房山環保監察隊的張姓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根據房山環保監察隊的信息顯示,燕山石化上半年的排污費繳納已于7月31日顯示“入庫”狀態,如果再出現開單金額和入庫金額不對等的情況,就是因為財政返單的流程比較慢,等流程走完了,肯定會補充公示的。
記者也聯系了北京市房山區財政局,該局國庫支付中心工作人員表示“負責人今天不在,查詢不到具體明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