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房產

每經網首頁 > 房產 > 正文

觀瀾湖集團主席朱鼎健:將打造全國化品牌

2012-08-17 01:20:2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廷鴻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胡廷鴻發自深圳

皮膚黝黑,笑聲爽朗,身材健碩,朱鼎健有著一副型男的外表。

四年前,觀瀾湖集團創始人朱樹豪病重,作為長子的朱鼎健臨危受托,開始掌管觀瀾湖這個高爾夫球會和綜合休閑品牌。

彼時,國家已禁止新建高爾夫球場。依靠高爾夫球場帶動地產開發的觀瀾湖集團面臨一個挑戰:如何在國家禁令下,實現企業的規模化發展。

朱鼎健制定了觀瀾湖集團發展史上第5個五年規劃。

他提出,在觀瀾湖傳統高爾夫、休閑旅游、房地產三大主要業務的基礎上,發展商業地產、養生旅游、品牌輸出等新的三大業務,將觀瀾湖打造成世界級的國際旅游度假區,同時通過輸出高爾夫的管理經驗和模式,將觀瀾湖的品牌全國化。

34歲接過重任

年僅38歲的朱鼎健是香港地產界“二代”中較為年輕的接班人。

1992年,觀瀾湖集團創始人朱樹豪在深圳和東莞跨界之地的荒山野嶺,開建高爾夫球場。朱鼎健回憶稱,“當年我父親投資高爾夫球場,不是把它當作一門生意,而是當作自己的一個事業。”

在過去20年間,朱樹豪將世界級的高爾夫球比賽引入中國,創造了多個世界記錄。從深圳觀瀾鎮出發,觀瀾湖集團將業務延伸到了東莞、海口,累計投資超過200億元。

2007年9月,朱樹豪與海南省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決定打造海口觀瀾湖項目。然而不幸的是,此時的朱樹豪身體狀況卻嚴重惡化。

從那時起,朱鼎健作為長子,就開始逐漸負責主持集團的發展策略及全國運營開發。

當時,朱鼎健年僅34歲,剛過而立之年。這讓他突然感到壓力,“以前都是父親在制定策略,我做執行。”在朱鼎健看來,自己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繼承父親的遺志。“父親還有很多理想藍圖和規劃,我要做的是把它們一一去完成。”

自從掌管觀瀾湖以來,朱鼎健制定了觀瀾湖集團發展歷史上第5個五年規劃。在傳統高爾夫、休閑旅游、房地產三大主要業務的基礎上,朱鼎健提出要發展商業地產、養生旅游、品牌輸出等新的三大業務。

2011年10月,由觀瀾湖和香港蘭桂坊合作打造的大型綜合體娛樂休閑項目——“觀瀾湖·蘭桂坊·海口”項目揭開面紗。

今年4月,觀瀾湖宣布將在龍華新區投資50億打造該地區最大的城市綜合體項目,正式踐行商業地產第一步。

今年6月,觀瀾湖集團再次牽手華誼兄弟和馮小剛導演,在海口打造“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項目,開始進軍電影文化旅游

產業……

按照朱鼎健的設

想,觀瀾湖未來3年將

投資100億在深圳、東

莞、海口三地延伸觀瀾

湖新的業務板塊,并將

最終目標定位于打造

世界級的國際旅游度

假區。

同時,朱鼎健還表示,未來將通過以收購或者合作的形式,在全國輸出觀瀾湖高爾夫的管理經驗和模式,形成全國化的觀瀾湖高爾夫球場。

合作共贏的轉變

在言談之間,朱鼎健體現了潮汕人身上傳統的家族觀念,對于父親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和情愫也十分復雜。一方面,承受著掌管集團事業的重壓,但另一方面,在父輩光環蔭庇下成長的朱鼎健,也擁有異于常人的工作激情和極力證明自己的表現欲望。“不進則退,我不可以做守業的工作。”

在開拓新業務方面,朱鼎健的想法是,利用觀瀾湖這個高爾夫品牌,拓展商業地產、養生旅游和品牌管理輸出。包括現在觀瀾湖新城、海口蘭桂坊、馮小剛電影公司在內,將投資100億元在新的業務板塊。他把自己制定的企業未來發展五年規劃形容為“第二次創業”。

實際上,在推動企業產業鏈拓展方面,朱鼎健與父輩在經營觀念上也有所不同。

朱鼎健坦誠,既要發揚父親的精神和事業,同時也要逐漸擴展觀瀾湖運營發展的模式。他認為,觀瀾湖要打造成世界級的國際旅游度假區,就需要更多的內容和配套,更精彩的元素。

而過去,在企業管理上,朱鼎健認為父親都是獨資經營,百分之百控股,很少與其他人合作。但朱鼎健則一再強調項目運營管理一定要實現企業、合作伙伴、政府、當地居民之間的多方共贏。

朱鼎健還向記者闡述了他的想法,他說如果投資50億只做高爾夫項目,那么只能成就觀瀾湖一個品牌,而做商業,就可以引入幾百個國內外品牌。

除此之外,在企業內部管理模式上,朱鼎健執掌下的觀瀾湖也在發生變化。“以前大家都按照我爸的思路去做,但是現在企業發展集合了大家想做的事情,該做的事情和該走的步驟。”

在推動觀瀾湖業務擴張方面,朱鼎健顯得十分迫切。朱鼎健稱,通過收購或者與國內其他經營不善的高爾夫球會合作,觀瀾湖可以一步到位,迅速實現全國擴張。據悉,未來5年內,觀瀾湖將在全國拓展至少5個高爾夫球場。

但眼下,最讓朱鼎健感到壓力的不是企業資金問題,而是團隊建設和人才的培養。他認為,自己可以把工作當成娛樂,但不是所有的團隊都可以像他這樣,團隊也需要休息。“企業可以發展得更快,但是也要人性化,要考慮到團隊的成長和人才的梯度補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