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2-08-14 10:26:27
隨著小貸公司名聲漸起,也招來了“李鬼”們的冒名頂替。
小額貸款公司已越來越成為一股新的信貸力量。央行數據顯示,2010年底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2614家,貸款余額1975億元。2011年底,這兩項數據達到了4282家和3915億元,而截至到今年6月末又繼續攀升到了5267家和4893億元。
然而,隨著小貸公司名聲漸起,也招來了“李鬼”們的冒名頂替。
有專業貸款平臺統計信息顯示,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在各種網絡貸款騙局中,假扮正規小額貸款公司的騙子比例占6成以上。這種借身小貸公司的行騙手段已經成為網絡貸款第一騙術。
《證券日報》記者暗訪調查發現,網絡上存在數量眾多的虛假小貸公司網站,聲稱“無擔保無抵押”、“布局全國當日放款”等,誘使消費者提前支付各種費用。小貸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小貸公司發放貸款幾乎都離不開抵押及擔保,而所謂的全國業務更是不可能,各地對小貸公司的準入還是比較嚴格的,并且禁止開展異地業務。
小貸公司遭遇“網絡李鬼”
看似餡餅實為陷阱
自從2010年起,央行每季度都對全國小額貸款公司分地區進行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每年都會新增約兩千家小貸公司。然而,現實中正規小貸公司的大幅增長還是抵不過網絡上“李鬼”們的泛濫。
本報記者打開一家名為“北京崇信農投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的網站,馬上就彈出了客服對話窗口。簡單的交流之后,客服就向記者推薦了個人貸款業務,“額度1-50萬,期限1月-5年,月息1%”,并且不要求任何抵押和擔保,只需把身份證號碼、姓名、住址及電話發過去,審核通過當天即可放款。
記者注意到,該網站沒有獨立的域名,而是掛靠在“博客大巴”之下。而真正的北京崇信農投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市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發起設立,僅在母公司網站有相關介紹,并沒有獨自的網站。
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并沒有建立電子商務平臺,所有在網絡上以崇信農投為名做貸款業務的都是騙子。
為了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冒牌網站上的信息除了聯系方式,其余均盜用北京崇信農投的真實信息,甚至包括公司地址“天壇東路74號”。當記者向網站客服表示,距離公司地址很近,可否當面商談貸款事宜,對方則以“來公司辦理程序麻煩,網絡申請更加便捷”為名進行推脫。
北京崇信農投被“李鬼”冒名頂替并非個案,記者在百度上以“小額貸款”為關鍵詞搜索,出現很多這樣的冒牌公司。搜索結果的第一條是“中國小額貸款網”,這家網站匯集了上百家所謂的貸款公司,幾乎都標注有“無擔保無抵押,當天放款”等字眼。
記者隨意打開了一家名為“金穗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的網站,情況與前面遇到的情況如出一轍。記者按照對方要求將身份證等信息發過去,幾分鐘過后,網站客服便回復“公司初步審核通過,同意貸款給你”。
僅憑身份證號碼就通過了信貸審核,看起來如同天上掉餡餅,然而事實上卻是一個陷阱。
貸前付款是騙術核心
正規軍奈何冒牌貨
審核通過之后又生變故,網站客服聲稱無抵押貸款風險較大,前期審核耗費成本,需要預付第一個月利息2000元,隨后發過來一串工行賬號。
記者對此提出質疑,“如果利息打過去,你們不給貸款呢?”
對方表示,“我們是正規的公司,在全國各地都設有辦事處,只要預付利息到賬,北京地區的辦事員就會聯系到你當面辦理。”之后還發過來公司全稱“佳縣金穗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及企業注冊號和陜西省工商局的網址鏈接,表示如果不相信可以查詢工商注冊信息。
記者查詢結果顯示,確實存在這樣一家位于陜西省榆林市佳縣的小貸公司。
然而當記者隨后又表示,可否提供公司總部座機號碼進行電話溝通,對方卻只發來一個歸屬地位于廣州市的手機號碼,并一再催促記者盡快預付利息款。
為了進一步證實該公司的真實情況,記者通過榆林市114輾轉聯系到金穗小額貸款公司,工作人員明確告之,金穗只對本地熟悉的企業和個人放貸,絕不通過網絡營銷,也請大家不要相信網絡騙子。
為小額信貸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宜信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類騙術的核心在于貸前付款,在消費者得知通過審核放松警惕之后,告之要預付利息、保證金、手續費等以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一旦得手便消失不再聯系。騙術雖不高明,但現實中卻屢屢得逞,主要是抓住了消費者急需用錢的心理,以及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對金融服務知識不了解的弱點。他提醒消費者,申請貸款要到公司所在地當面辦理,對于貸前付款的要求一定要多加警惕。
記者從多家小貸公司了解到,貸款審核的最為看重的還是抵押資產質量,又或要求有聯保,而完全無抵押無擔保的貸款風險太高,幾乎不可能審核通過。對于屢屢出現的山寨網站,小貸公司也較為困擾,“只有受害者本人到公安機關報案才有可能被受理,畢竟小貸公司也不是受害人。而數千元的損失對于每個受害者,又不足以專門為此耗費精力和成本維權,最后往往不了了之,讓罪犯逍遙法外。”一名小貸公司工作人員無奈的表示。
記者了解到,此類冒牌網站建立非常簡單,每年只需要千元左右的費用。即便小貸公司到相關部門申訴查封,耗費時間精力不說,“李鬼”又會在別的域名下換個面目“重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