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來伊份闖關失敗 董秘稱將繼續推進上市

每經網 2012-07-31 09:19:30

7月27日,中國證監會駁回了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至此,來伊份的首發申請以失敗告終。

每經網上海7月31日電(記者 王霞)  7月27日,中國證監會駁回了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至此,來伊份的首發申請以失敗告終。

上海來伊份董事會秘書張潘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方面目前未收到證監會有關未通過的主要理由,來伊份始終努力成為一家公眾公司,我們將會繼續推進相關工作。”

今年4月份,來伊份“蜜餞”質量安全問題被曝光,隨之其產業鏈管理和經營模式也浮出水面,對公司的采購、管理、質檢等把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埋下了安全隱患。

一位投資界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對食品行業投資相對比較謹慎,包括前面出現的食品行業安全風險事故,經過社會輿論有發酵式的效應,風險會迅速放大。企業一方面應該開誠布公,及時披露相關風險,另一方面就是努力提高業績。

IPO之痛

來伊份IPO最終還是未能如愿以償。

中國證監會7月27日晚間公告稱,發審委審核了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公司申請未獲通過。

當日,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官方聲明,“打造休閑食品行業第一品牌,建立國內先進、科學、透明的產業供應鏈,努力成為一家公眾公司。”上海來伊份董事會秘書張潘宏在昨日(7月30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方面目前未收到證監會有關未通過的主要理由。

今年4月份,來伊份提交招股說明書,擬發行50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20000萬股,擬于深交所上市。其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擬募集資金14.03億元,其中9.22億元用于全國營銷網絡擴建,3.07億元用于休閑食品基地建設,另外1.74億元用于信息化系統升級。平安證券擔任其保薦人。顯然,公司繼續擴張的野心不小。

然而,預披露招股書僅5天,上海來伊份就掉進了食品安全的漩渦,“蜜餞風波”將其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雖然來伊份對外發布聲明,并對外公布涉事產品的檢測報告,力證產品合格,卻也難阻來伊份產品銷量的下滑。據5月2日《北京商報》報道,北京一家來伊份門店當時的銷售業績最大降幅超過五成,“這幾天每日營業額從8000元降到了3000元。”該店導購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走訪滬上幾家來伊份門店發現,門店經營并不樂觀,田東路門店的一位營業員告訴記者,蜜餞事件在被曝之初對經營產生了不小影響,幾款產品下架并且有消費者進行了退貨。“但之后檢查都是合格的,現在賣的也不是太好,也可能是因為到了淡季的原因。”該營業員告訴記者。

對此,張潘宏回應記者采訪表示,今年4月份,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公司三家供應商的原料、產品進行了抽檢,抽檢結果全部合格;全國各地工商部門對來伊份100多個批次蜜餞產品進行了抽檢,抽檢結果全部合格。“短期內,對公司的業績有所影響,現已恢復。”

今年5月份,來伊份曾在公司官方網站發布公開說明,稱“至今,我們門店共接受消費者退貨約385萬元(其中:蜜餞類約175萬元),所有退貨產品按公司一貫的管理規定將作銷毀處理,并邀請相關職能部門現場監督。在此期間,我們企業的正常經營受到嚴重沖擊,業績短期內也受到較大影響。”

來伊份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蜜餞是三年來唯一毛利率均超過50%的細分商品類別,2009~2011年蜜餞商品分別實現營業收入連年增長,占其主要銷售總額接近20%。有分析師曾核算稱:“按照該公司2011年45.43%的毛利率和銷售額計算,來伊份銷售蜜餞的利潤損失可能達數千萬元。”

快速擴張凸顯產業鏈外包風險

記者發現,此前來伊份曾吸引了眾多PE、VC為其爭得“頭破血流”,經過數輪篩選,最終德同國聯(無錫)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杭州德同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廣州德同凱得創業投資有限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持有來伊份公司3.11%股份計465萬股。常春藤(上海)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市融元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海德立投資有限公司和南通臨港城建投資有限公司則分別持有剩余的2.5%、1.73%、1.33%、1.33%股份。上述幾家公司共同增資31999.95萬元,其中1500萬元進入股本。

招股書顯示,這批PE入股價為每股21.333元,對應市盈率18倍。其高收益率讓各機構紛紛競爭。很顯然,“蜜餞風波”一出,為PE、VC們顯得有些尷尬。記者曾嘗試聯系德同國聯、常春藤投資方面相關負責人,未果。

而來伊份“蜜餞風波”不僅讓企業受到滑鐵盧式的打擊,也讓來伊份的產業鏈管理和經營發展模式浮出水面。

記者了解到,來伊份休閑食品的生產、配送環節完全外包,公司只負責產品研發、推廣和終端銷售環節,而產品的來源為陜西西安、山東淄博、山西臨汾、廣東揭陽、福建福州等地一些不知名的企業。

北京志起未來營銷咨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來伊份走休閑食品連鎖門店經營的商業模式本身沒有問題,但其經營模式對該公司在采購、管理、質監等環節的把控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對上游的把控能力不足,就會給企業在食品安全方面埋下隱患。”

此外,來伊份迅猛的快速擴張也讓其在超常規發展膨脹中面臨管理的挑戰。數據顯示,2009年,來伊份直營門店數量僅為729家,而到去年年底,其在全國10個省市的直營店數量已經達到2447家,三年時間翻了3倍。

將繼續推進上市

當記者問及公司之后會不會繼續申請上市時,張潘宏明確向記者表示“來伊份始終努力成為一家公眾公司,我們將會繼續推進相關工作。”

但是對于具體的細節,張潘宏未曾向記者透露。

職業投資人黃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食品安全這一塊確實是讓投資者比較頭痛,對食品行業投資相對比較謹慎,包括前面出現的食品行業安全風險事故,經過社會輿論有發酵式的效應,風險會迅速放大,證監會肯定也會有這方面的考慮,比如食品行業的風險控制等,肯定是做一個重要的審核點。

“另外就是行業內的下滑對于機構投資者等非常關注,是非常大的投資風險,這方面證監會會非常緊張,對于企業的銷售規模或者毛利率等,對行業前景或者財務控制水平有所懷疑。”黃生表示。

在來伊份此前的招股說明書的風險提示中,“食品安全質量風險”排在第二位,在“公司直營門店依賴租賃且部分門店租賃手續存在瑕疵的風險”之后。其稱,“原材料的種植、養殖的面積和產量受農民種植意愿和當地氣候影響,在出現因氣候和市場等原因造成原材料采購不足時,可能會出現原材料質量下降的風險,繼而影響到公司產品的質量。”

“來伊份應該設立危機公關機制,對相關風險進行及時的披露,開誠布公,消除安全事故的影響;第二就是來伊份應該努力的把頹勢、業績等給提高上去,做好成本控制,這方面我覺得是最重要的。”黃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