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熱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公司 > 正文

三一重工收購歐洲IntermixGmbH公司 工程機械巨頭海外并購 成績單喜憂參半

2012-07-25 01:38:5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卓志強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卓志強 發自廣州

就在外界對其資金鏈不斷質疑時,三一重工(600031,SH)又在海外出手了。

昨日(7月24日),三一重工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德國普茨邁斯特(俗稱“大象”)與Hans-GeorgeStetter先生達成協議,將出資810萬歐元收購交易對手持有的歐洲第三大混凝土攪拌車以及特種攪拌設備生產商——IntermixGmbH公司100%的股權。

無獨有偶,本月6日,徐工集團也迅速完成了對德國混凝土巨頭施維英52%控股權的收購交割。清科數據顯示,在2012年上半年中國市場完成的422起并購案例中,機械制造行業居領先地位,完成并購50起,占比11.8%。

那么,這些巨頭們海外“打獵”的成績單是否理想呢?

收購大象“半年報”

自今年1月份斥資將全球混凝土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攬”入懷中之后,三一重工又邁出新的擴張步伐。德國普茨邁斯特收購了IntermixGmbH公司100%的股權。

據了解,三一重工將借本次收購豐富普茨邁斯特的產品組合,延長產業鏈,并將與公司現有業務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顯著增強公司在混凝土攪拌機械領域的研發創新能力、營銷服務水平以及國際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公司混凝土機械的國際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個多月以來,關于三一重工資金鏈緊張的消息屢屢見諸各大報端。

“從向文波表述來看,三一重工近期在海外還會有并購動作,這說明三一重工的資金鏈沒有想象中緊張。”華泰證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研究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今年一季度,三一重工大舉出手,斥資3.24億歐元聯合中信基金收購德國工程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100%股權。

讓外界質疑的是,三一重工的一系列收購是否會導致消化不良?

“三一整合大象的核心思路其實非常簡單,簡而言之,就是想‘優勢疊加’。在充分保持并發揮大象的既有優勢的同時,將三一重工的自身優勢注入大象中,形成互利共贏。”王合緒說。

“擔憂是善意的,也是對我們的警醒,但目前來看成績單還是拿得出手的。今年1-6月份,三一重工所有產品出口同比增長翻番,在完成對普茨邁斯特的并購后,其業務增長超過10%。今年的利潤增長高達79%,6月份的凈利潤數字也很漂亮。”向文波透露。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相對疲軟,但三一重工的海外市場的增長卻超過100%,特別是收購普茨邁斯特增強了三一重工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未來公司海外業務占有率將大幅提升,海外市場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前述資深研究員表示。

據了解,合并之后,大象依然保持了高度自治,同時三一重工也承諾絕不會因為收購解雇一個員工。收購后,三一重工還全力整合了雙方的商務體系,大象的優質產品與三一重工的低成本形成了高性價比的協同效應。科研人員的技術交流也將變得更多,德國“師傅”更能發揮作用。

“三一重工這樣使得管理的費用、成本、精力都得到大幅度的降低,這對管理與業務拓展來講都是正面因素,有極好的促進作用。”王合緒說。

“我們收購大象不是像之前的一些國外巨頭對中國品牌的收購,要消滅一個全球品牌,我們是在開創一個收購新模式。在保持大象自身優勢的同時,慢慢將國外優秀技術滲透到自身中使用。這樣不僅鞏固了完整的產業鏈條,更加強了高端品牌形象建設。讓大象輕裝上陣,成為海外業務的主力。”向文波說,從目前的情況反饋,我們沒有出現消化不良。

CIFA成績單喜憂參半

盡管多家工程機械企業的大佬們掩飾不住自己對海外并購的得意,但連番上演的并購大戲也遭來諸多非議。

經濟學者郎咸平一早就 “開炮”了。他曾直言不諱地說,這些被收購的國外企業只是燙手山芋,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集團這3家國內巨頭為例,“我很好奇這3家企業如何處理這燙手山芋。”

對此,王合緒表示,由于三一重工對普茨邁斯特、徐工集團對施維英的并購都是今年才完成,雖然三一收購大象情況比預想的要好,但真正的效果尚有待觀察。而中聯重科收購CIFA畢竟已近4年了,它的“成績單”多少具有些代表性,但事實上,情況不是很樂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中聯重科近年年報發現,其為收購CIFA專門設立的公司——ZoomlionCifa(HongKong)HoldingsLimited連續三年處于虧損狀態。在2011年年報中,該公司少數股東權益為-22285.12萬元。

“這說明CIFA去年還是虧的,這個數字還僅是少數股東權益,整個虧損肯定就不止2億多元了。”王合緒認為。

但是中聯重科顯然并不十分看重數據上的盈虧,其更重視的是戰略層面的意義。

中聯重科負責人士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并購的效果并不只體現在一張財務報表里。通過收購,中聯獲得了先進的管理方式、技術、產品線等,對企業實力有整體提升。

事實上,在談及收購CIFA的效果時,中聯重科也多次提到“協同效應”。其強調,中聯重科不僅因此獲得了CIFA的全球化營銷服務網絡,而且掌握了傲視同行的碳纖維泵車臂架復合專利技術和七節臂技術,使得中聯重科的泵送產品技術有了一個跨越式和劃時代的進步。

這在該公司2011年年報中亦有跡可循。中聯重科表示,“積極整合全球資源,與CIFA協同效應進一步顯現;海外銷售同比增幅達到46.24%,超過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速度。”

海外“打獵”爭議

無獨有偶。大約半個月前的7月6日,另一家工程機械巨頭徐工集團也修成正果。

其以2.2億歐元總投資完成了對德國混凝土巨頭施維英52%控股權的交割。在當日舉行的儀式上,該集團董事長王民興奮地喊出“重塑混凝土機械產業格局”的豪言壯語。

而今年6月底,有媒體報道稱,中聯重科目前正與多家海外公司洽談,將以CIFA收購為藍本,提速公司的海外并購計劃。

除此之外,濰柴集團收購法拉帝、柳工收購波蘭HSW工程機械事業部也已于今年陸續完成。

柳工投資者關系管理部人士昨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柳工的棋局中,可以將HSW工程機械事業部作為其在歐洲地區的一個戰略要地,“這起收購到現在為止有半年了,我們收獲的成效還是非常顯著的,一是產品線拓展了,目前已把裝載機和挖掘機這兩條產品線拓展過去了;二是員工的士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他進一步透露,去年虧損了6000多萬元的HSW工程機械事業部,如今業績有了明顯好轉,并已從最近的兩個月開始盈利了。

但在這波并購狂潮中,并不乏“潑冷水”者。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某工程機械企業高管歐陽城(化名)表示,“完全是圖個名,因為大家喜歡互相攀比。”他甚至直言不諱地認為,就國內企業所付出的海外并購成本而言,恐怕“一輩子都收不回”。

“執掌世界工程機械巨頭的外國人都是很聰明的,如果能賺錢,他們會賣給你嗎?”歐陽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現在海外市場要賺錢很難了,以歐洲為例,該建的高樓、該建的橋梁、該建的基礎設施都建得差不多了;而去拓展非洲市場的話,目前當地局勢又不太穩定。它們(指被并購的世界工程機械巨頭)的設備都很多年了,肯定要更新,那么就要再投入,而且還要去解決當地高昂的人力成本。

不過,華泰證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機械行業分析師則有著與此截然相反的看法:“如果以未來發展的眼光看,現在并購的時間點是非常好的。未來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遇到這種機會了。比如三一重工收購大象,如果不是金融危機,如果市場好的時候,人家為什么要賣給你呢?”

王合緒對此表示認同,“如果不是金融危機,國外的巨頭不一定會賣給你,而以2億多歐元的價格,也不可能買得到。”

以對世界3大巨頭的收購為例,公開資料顯示,被收購前,普茨邁斯特是行業的老大,施維英是老二,CIFA是老三。

在華泰分析師看來,對于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而言,主要是帶來了品牌的影響力,而對于徐工集團來說,主要在于優化它的產品結構。

“徐工集團在混凝土機械那塊還不算強,它去收購世界的世界排名第二的施維英,它的協同效應更強。而三一重工的和中聯重科借助了其海外渠道,各自收獲不一樣。”王合緒補充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