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熱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公司 > 正文

愛嬰室IPO有點急 迫于資金壓力?

每經網 2012-07-05 09:34:41

曾經高調提出上市的紅孩子、樂友、麗家寶貝等企業都選擇了在這個時間段對上市三緘其口;愛嬰室的逆勢而上被解讀為缺錢。

每經網北京7月5日電(記者 趙陳婷)  超過30%的門店增速,50%的平均毛利,即使經濟大環境并不向好的當下,中國的孕嬰童市場似乎火熱依舊。

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產業里面,多出幾個上市企業無可厚非。

但如今,機會偏偏落在了愛嬰室的頭上。

愛嬰室憑什么IPO?

對于孕嬰童行業,媒體從未吝嗇關注的目光。

2010年,總部位于北京的樂友和紅孩子相繼拋出上市計劃,誰能成為“孕嬰童行業第一股”引得業內無限遐想。

相比之下主打華東市場的愛嬰室,顯得有點太過安靜。

事實上,這家成立于1997年的企業,在孕嬰童行業里比樂友和紅孩子的資格還要老,卻鮮少對外發出聲音。

但就是這樣一個沉寂良久的企業,突然出現在公眾面前就投下了“申請IPO”的猛料。

根據其官網提供的資料,愛嬰室是一家以直營門店、B2C網上商城、目錄銷售為主要銷售渠道,為孕期及0~6歲嬰幼兒家庭提供優質的母嬰產品和服務的專業公司,目前在全國開設了80多家直營門店。

作為一家老牌孕嬰童企業,愛嬰室的規模似乎還不如與其名字只有一字之差的愛嬰島。主打華南市場的廣東愛嬰島兒童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98 年,目前已擁有180多家直營門店。

事實上,即使是一些新興的孕嬰童品牌,這幾年的表現似乎也要比愛嬰室搶眼。

從湖南走出來的孕嬰童連鎖品牌貝貝熊成立于2003年,在2010年之前企業的發展速度并不快,每年新開店數不超過3家。然而,從2010年開始,貝貝熊的拓展速度令人咂舌。

據熟悉湖南孕嬰童市場的業內人士透露,2010年貝貝熊只有20多家門店,2011年年底其門店數實現80多家,2012年至今已經達到150家。

該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的孕嬰童市場,像貝貝熊這樣處于門店高速擴張階段的企業有很多,這些企業不是資金實力雄厚就是已經成功引進戰略投資,在未來幾年內都準備沖刺資本市場。

不過,愛嬰室的發展還是得到了上海流通研究所所長汪亮的肯定。

在汪亮看來,愛嬰室雖然在門店數和拓展步伐上并沒有驚艷之處,但過去幾年內,愛嬰室一直表現的比較踏實,沒有大起大落。

擴張前奏?

作為準上市企業,愛嬰室上市之后的動向也成為了業內關注的焦點。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愛嬰室上海總部,其對外負責部門的員工再三表示會盡快將愛嬰室IPO的有關信息解釋清楚,但截至記者發稿前,依然沒有收到愛嬰室總部的官方回應。

可不作答并不能打消業內對愛嬰室此舉的揣摩。

曾經參與孕嬰童產品銷售公司運作的饒杰告訴記者,孕嬰童市場雖然前景不錯,但隨著市場上搶食者的增多,競爭加劇使得一些小規模的孕嬰童連鎖企業的業績和毛利受到影響。

在饒杰看來,去年下半年開始,整個行業開始進入整合期,大量的個體和小規模連鎖門店開始被并購,區域品牌開始發展壯大。

“貝貝熊這150家門店都是直營,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能夠開100多家店,主要憑借大量并購當地的零散門店。”上述熟悉湖南孕嬰童市場的業內人士也驗證饒杰的觀點。

而貝貝熊等后來者的生猛表現無疑也在給愛嬰室施加壓力。

據了解,擁有80多家直營門店的愛嬰室,還在無錫、南京、蘇州、寧波、杭州、廈門和福州開設了7家分公司,預計未來兩年內將在國內建立上百家門店網絡。

對于愛嬰室的區域拓展,國內某知名孕嬰童企業前任高管透露,愛嬰室之前曾嘗試在北京開店,但后來沒有成功而退出。

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成功上市的話,愛嬰室應該會按照其規劃加快拓展腳步,特別是對一線城市的布點,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快速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除了成功上市之后的舉動,業界還有這樣一個疑惑,愛嬰室為什么選擇在這個時間點謀求上市?

據了解,愛嬰室此次擬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有調查數據顯示,在2005年創下的最低指數998點時,A股整體市盈率是19.45倍,而目前A股市盈率則只有13.72倍。

饒杰認為,如今的A股市場對于連鎖零售企業而言,并不是一個上市的好時機。

與此同時,曾經高調提出上市的紅孩子、樂友、麗家寶貝等企業都選擇了在這個時間段對上市三緘其口;即使貝貝熊這樣快速發展的企業,也把上市時間定在了5年內。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愛嬰室的逆勢而上被汪亮解讀為缺錢。

汪亮認為,在A股并不利好的時間點尋求上市表明愛嬰室對資金需求的緊迫。這個資金,不是生存壓力就是擴張需求,就目前發展情況而言,應該是擴張的野心。

“即使成功上市融到資,愛嬰室的未來也充滿了未知。”汪亮指出,有的時候上市也不一定是好事,頂著“中國兒童消費品第一股”光環的博士蛙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后表現反而大不如前,今年3月份,博士蛙爆出財務造假丑聞后,公司停牌至今仍未復牌。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